[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0919.4 | 申请日: | 200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9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董纯美;董熙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纯美;董熙林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231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尤其是一种磁能发动机,属于发动机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动力机主要有电驱动的发动机、燃油发动机、燃煤发动机、太阳能发动机等,这些发动机的输出动力都是通过电能或燃油、燃煤燃烧产生的热能或太阳能的转换而获得的,除太阳能发动机外,其余的发动机都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因人为过度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原因,使地球上的有限资源和能源逐渐减少,缺水、缺电、缺油、缺煤已成为阻碍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屏障之一,寻找或研制新资源、新能源已成为人们首选的课题。据科学家的研究,永磁体的磁埸在居里点温度范围内可以长期存在,它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当其相互作用时,可使磁体发生位置移动,或者形成旋转磁埸而对外做功。若能利用这一磁能,并将该磁能转化为机械能,则可为人类提供新能源。近年来问世的高性能稀土永磁体,如钴基稀土永磁体(RCo17、RCo5),其最大磁能积可达到240KJ/m3,耐高温,居里点温度达850℃,适应300℃高温工作环境,但价格昂贵。再如钐铁氮(SFN)和钐铁炭(SFC)及钕铁硼(NdFeB)等铁基稀土永磁体,前两者的最大磁能积为418KJ/m3,后者的磁能积为418KJ/m3,居里点温度为350℃,工作温度为150℃,抵抗去磁能力强,宜于在具有强烈去磁的动态下工作,且价格低廉。上述永磁材料的问世为将磁能转化为机械能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为磁能发动机的研制提供了物质基础。为此,有必要研制、开发磁能发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能发动机。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机座上的轴承痤上通过轴承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为动力输出端,转轴上设有由非磁性支撑件及设于该支撑件对应凹槽中的永磁体构成的磁转子,磁转子的侧面设有由非磁性支撑体及设于该支撑体对应凹槽中的永磁体构成的移动式磁定子。
所述磁转子的支撑件为一圆盘,盘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中嵌入一整块磁盘或者嵌入由多块永磁体叠加成的磁盘,并使磁盘的正面与背面的磁极相反,以便使盘状磁转子的轴向侧面形成连续磁埸。
所述磁转子通过其支撑圆盘另一侧的轴孔与转轴相连,以便与转轴同步转动。
所述磁定子轴向设置在盘状磁转子的一侧或者两侧,最佳是两侧,以便让磁转子在其间转动。
所述磁定子的支撑体设为与磁转子形状相适应的支撑体,支撑体上设有凹槽,凹槽中嵌入由多块永磁片按25-75°倾斜角叠加成扇形或弧形的永磁体,并使扇形或弧形永磁体倾斜面的表面与背面的磁极相反,以便与连续磁场组成串并联磁路。
所述磁定子支撑体上的凹槽及槽中的永磁体对称或非对称地分布在支撑体上,并使其上永磁体的磁极交叉布局,以便与相邻盘状磁转子的磁极构成相同和相反的交叉形式,形成串、并联磁路,从而在转子与定子之间形成旋转磁埸。
所述磁定子支撑体上的永磁体之间设有隔磁槽,以防止漏磁。
所述磁定子通过其端部的滑槽或滑块,与机座上对应的滑块或滑槽相配接,以便根据需要调整磁定子与磁转子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大或减小磁埸强度,实现输出功率的调整。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将磁能转换为机械能,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让磁转子在其与磁定子之间形成的磁场中连续转动,从而向外输出动力。其具体措施是:以薄型盘状永磁体作为转子,使其轴向两侧的磁极相反,每一侧的磁极形成一连续磁埸;再以设置在转子轴向两侧的永磁体作为定子,使其上的永磁体对称或非对称地按一定倾斜角度设置,从而使永磁体的磁极呈一定角度并交叉分布在定子上,当定子与转子保持设定间距是,其间即形成旋转磁埸,推动转子不断转动,从而向外输出动力。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使转子在磁力推动下旋转,其传动是非接触式传动,既不产生污染物向外排放,又不会因相互摩擦而产生噪音、磨损及发热,具有空气阻力小,摩擦力小,噪音低,振动小,工作平稳等特点,且不消耗电能、燃油、燃气等做能源,只消耗磁能,并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耗磁量,因此只需定期充磁,工作时不怕水淹,不受海拔高度等环境影响,是一种将磁能转化为机构能的环保、节能型新能源,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的启动、仃止及调速是通过调整转子与定子之间的距离来完成的,即磁埸能量的大小是与永磁体之间气隙长度成反比的,气隙长度大,则磁埸能量小,反之则大,该发动机可作为电动机、汽柴油机、风车、水轮机、农用机理想的替代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纯美;董熙林,未经董纯美;董熙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09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面碗商标纸连线生产装置
- 下一篇:快速过街人行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