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11667.7 | 申请日: | 200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大伟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10004辽宁省沈阳市和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活性焦处理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的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用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处理采用格栅、水力筛、均质池、初级沉淀池、曝气池、二级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等设施和装备进行处理,而且还要采用各种药剂进行沉淀、絮凝、气浮、活性污泥、曝气、厌氧、发酵等生化、物化处理,上述设施和装备的不足之处是技术复杂、占地面积大,耗电量大、运行费用高,尤其在处理化学需氧量(COD)值高、成分复杂的工业废水、废液时,很难达到规定的标准。
活性焦是一种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碳素材料,是一种很好的吸附材料,通常用来进行烟气脱硫。如何采用活性焦处理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使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处理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耗电量,减少处理成本和投资费用,提高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的处理能力和质量,以满足越来越高的环保标准,至今尚未见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方法,是将污水与活性焦接触,污水的流速≤0.05m/min,污水流量为每平方米活性焦截面积的水流量≤1m3/小时;其中活性焦为碘值≥200mg/g,比表面积≥150m2/g的碳素材料,粒径≤20目。
所述的方法,其中污水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
所述的方法,其中粒径≤30目的活性焦不超过活性焦总量的20%。
所述的方法,其中是通过调节污水进水量控制和调整污水在处理过程中与活性焦的接触时间。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为一活性焦吸附床,活性焦吸附床顶部为敝口结构,底部为锥型结构,底部有一个以上排料口,活性焦吸附床内装有粒径≤20目的活性焦;
活性焦吸附床顶部内侧四周和中间安装有集水槽,集水槽在活性焦吸附床壁一侧装有一个以上出水支管,出水支管下沿与集水槽底部在同一水平线;
活性焦吸附床内下部安装有多根进水管,进水管上分布有水孔;进水管一端穿过活性焦吸附床壁与进水支管相连,进水管另一端穿过活性焦吸附床壁与排污阀连接;
活性焦吸附床内下部中央安装有排料冲洗管,排料冲洗管上面有呈120°角分布的三排喷嘴,三排喷嘴的位置相互错落分布。
所述的装置,其中排料口下部装有排料阀和排料设备。
所述的装置,其中排料设备为螺杆泵、柱塞泵、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
所述的装置,其中进水管上的水孔为1mm~2mm。
所述的装置,其中进水管与进水支管之间安装有进水孔板,该进水孔板中央有一个进水孔。
所述的装置,其中进水支管上安装有进水阀。
所述的装置,其中吸附床内填充的活性焦中,活性焦为碘值≥200mg/g,比表面积≥150m2/g的碳素材料,粒径≤30目的活性焦不超过活性焦总量的20%。
详细地说,本发明的活性焦吸附床包含有本体、集水槽、出水支管、活性焦、进水支管、进水阀、进水管、进水孔板、立柱、排料口、排料阀、排料设备、排料冲洗管、排污阀。
本发明提供的活性焦吸附床本体为长方体,活性焦吸附床顶部为敞口结构,底部为锥型结构,底部有一个以上排料口,每两个排料口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1,500~2,500mm,排料口下部装有排料阀。排料阀下方为排料设备,排料设备可以采用螺杆泵、柱塞泵、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活性焦吸附床内装有粒径≤20目,其中≤30目不超过20%的活性焦。
活性焦吸附床顶部内侧四周和中间安装有集水槽,集水槽宽200~300mm,深150~200mm。集水槽底部距离活性焦吸附床壁上沿250~300mm,集水槽在活性焦吸附床壁一侧装有一个以上出水支管,出水支管下沿与集水槽底部在同一水平线。每两个出水支管中心线之间距离为1,500~2,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大伟,未经张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16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