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口腔粘膜炎的中药散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2661.1 | 申请日: | 200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毅 |
主分类号: | A61K36/70 | 分类号: | A61K36/70;A61K36/48;A61K9/14;A61P1/02;A61K31/045;A61K3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1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口腔粘膜 中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指一种治疗口腔粘膜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口腔粘膜发炎,常常反复出现小溃疡,好发于唇、舌近缘,以及舌尖、颊粘膜等处。口腔粘膜发炎和溃疡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与维生素B2不足、细菌感染、全身性疾病以及消化不良等因素有关。溃疡形成前,一般有局部不适,有点状红肿,继之出现溃疡。溃疡直径一般1-3毫米,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处烧灼性疼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口腔粘膜炎的中药散,其疗程短,疗效高,无副作用,不易复发。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份制成:人中白7-9,青黛5-7,儿茶3-5,冰片1-3。
本发明可由下列最佳重量份数比的组分制成:人中白4,青黛3,儿茶2,冰片1。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料按配比混合,研磨至120-160目,制成散剂。使用时,涂搽患处。
本发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医学对口腔粘膜炎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发明人根据20多年的临床实践,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筛选出具有清热解毒、敛疮生肌等功效的天然中草药进行配伍,具有治标治本的作用。口腔粘膜发炎,属中医“口疳、口疮”范畴发病与心肾不交,虚火上升或小儿脾胃湿热有关。方中采用的人中白为君药,清热泻火,解毒,祛瘀止血;青黛为臣药,清热解毒,凉血定惊;儿茶为佐药,收湿生肌,敛疮止痛;冰片为使药,清热止痛,治热毒以及疮疡、疮溃不敛。上述各味药配合后还具有某种作用的加强和减弱。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对各种口腔粘膜炎有显著的疗效,治愈率高,尤其是在生肌止痛等方面作用更迅速,疗效更稳定。本发明药物无任何过敏反应和毒副作用,用药一天后,明显见效,疗程短,一般4-7天患者就可康复。
为表明本发明的中草药剂对口腔粘膜炎的治疗效果,本发明选择临床应用的一些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1:李某,男,18岁,沧州人。症见口腔粘膜溃烂,咽舌燥痛,咽部红肿,吞咽灼痛一月余。经涂搽本发明药物,5天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2:贾某,男,26岁,海兴人。症见经常口腔溃烂,咽部也有溃疡。经涂搽本发明药物,5天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3:王某,女,5岁,沧县人。诊为小儿口腔炎(口疳),涂搽局部溃烂处,三天痊愈,至今未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毅,未经杨志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2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单丝代替膜裂带制造人造草坪的技术
- 下一篇:一种祛痤疮的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