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3502.3 | 申请日: | 2006-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3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慧英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压缩机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用旋转式压缩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体积小、重心低、减小了压缩机震动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器由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设备、室内热交换器构成,在进行制冷时,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分别起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作用,在进行制热时,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分别起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作用。
压缩机是冷冻循环装置中的一部分,是给制冷剂加压,使制冷剂的压力及温度适合特定目的的装置。冷冻循环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蒸发器构成,而各部件相互连接,构成封闭的循环系统。
这种冷冻循环装置,压缩吸入到压缩机内的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气体,以高温高压状态排出,而排出的制冷气体在通过冷凝器时,向外部释放潜热,从而转化为液态。同时,在通过膨胀装置时减小压力,紧接着在通过蒸发器的过程中,蒸发低压状态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外部热量。而被气化的制冷剂,则再流入到压缩机内,从而反复上述过程。
通过了冷冻循环装置中的蒸发器后的制冷剂,在流入压缩机的过程中,如未被气化的液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时,就会产生异常爆破噪音。
为防止上述现象出现,安装了将经过蒸发器后流入到压缩机前的液态制冷剂汽化或防止不纯物流入的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设置在压缩机侧面,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通过连接管连接安装的同时,为防止压缩机在运转中摇晃即震动传给气液分离器,还通过其他装置,固定在组成压缩机的密封容器上。
目前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如图1所示,它包括:储存润滑油和液态或气态冷媒的主体3;在主体上方连通有向主体内部导流润滑油以及液态或气态冷媒的冷媒流入管1;主体内部设置有只提取主体中润滑油和气态冷媒的冷媒排出管4;设置在主体内部的冷媒流入管和冷媒排出管之间的过滤网2;冷媒流入管短,冷媒排出管很长,由冷媒流入管流入的润滑油及液态或气态冷媒先到达主体底部,此过程中液态冷媒汽化变成气态冷媒,气态冷媒上升进入冷媒排出管再进入压缩机。
这种结构的气液分离器存在如下缺点:体积大,重心高,并增大了压缩机的震动。材料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体积小、重心低、减小了压缩机震动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旋转式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包括:储存润滑油和液态或气态冷媒的主体;在主体上方连通有向主体内部导流润滑油以及液态或气态冷媒的冷媒流入管;主体内部设置有只提取主体中润滑油和气态冷媒的冷媒排出管;设置在主体内部的冷媒流入管和冷媒排出管之间的过滤网;冷媒流入管向主体内伸长,随着冷媒流入管伸长,过滤网下移,冷媒排出管缩短,在主体内的冷媒流入管管壁上制有数个小通孔,冷媒流入管底部是封闭的。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小通孔的数量至少为2个。
所述的各小通孔在管壁上向不同方向倾斜制出。
所述的各小通孔也可以垂直于管壁制出。
所述的冷媒流入管是同一直径构成。
所述的冷媒流入管也可以由上部直径和加大的下部直径两部分构成。
所述的冷媒流入管底部端面可以是平面或球面。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旋转式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具有体积小、重心低、减小了压缩机震动,并降低了材料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气液分离器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气液分离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由两部分构成的冷媒流入管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冷媒流入管底部端面是球面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冷媒流入管放大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小通孔向不同方向倾斜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旋转式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如图2所示,它包括:储存润滑油和液态或气态冷媒的主体3;在主体上方连通有向主体内部导流润滑油以及液态或气态冷媒的冷媒流入管1;主体内部设置有只提取主体中润滑油和气态冷媒的冷媒排出管4;设置在主体内部的冷媒流入管和冷媒排出管之间的过滤网2;其冷媒流入管向主体内伸长,随着冷媒流入管伸长,过滤网下移,冷媒排出管缩短,在主体内的冷媒流入管管壁上制有数个小通孔5,冷媒流入管底部6是封闭的。
冷媒排出管与压缩机相连。
冷媒流入管上小通孔的数量至少为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3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真空泵的前级管道预调节
- 下一篇:电池正极集流体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