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橡胶-胶粉改性和用其制备复合橡胶防水卷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3679.3 | 申请日: | 2006-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3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宏祥;张子宏;刘新酉;杨涵;于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腾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C47/12;B29C35/04;C08L9/00;C08K5/372;C09K3/18;B29L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敬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华苑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改性 制备 复合 防水 卷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废橡胶-胶粉改性和用其制备复合橡胶防水卷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废橡胶主要来源于废轮胎,废胶鞋,废胶管和橡胶生产过程中的边角废料,它属于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废橡胶的资源化再循环再利用,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目前,废橡胶的综合利用途径主要是制造再生胶,对于以废旧橡胶制造再生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油法;即在温度为160-170℃的条件下,将废橡胶粉经过6-8小时的脱硫工艺后,成为再生胶粉;或是采用高温动态脱硫方法,将废橡胶在温度210℃的条件下,经过1.5-2小时,成为再生胶粉,再生胶粉经过捏炼后,即成为再生胶制品。
该以废旧橡胶制造再生胶的方法,虽然对废旧橡胶进行了综合利用,但是,脱硫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并且,该生产工艺耗能较高,产品附加值低;其中,在动态脱硫工艺中需要加入的再生软化剂,大多采用有损于人体的身体健康的煤焦油。
同时,以再生胶制成的产品,其强度、延伸度和动态性能等物理性能较差。
因此.为解决废旧橡胶的综合利用,以废旧橡胶制作再生橡胶的方法已经在被逐渐淘汰,而开发和利用废橡胶-胶粉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方向。
而地下构筑物由于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必须设置防水层,该防水层的底面需要具有与潮湿面的亲和力,其上表面还要具有与混凝土的牢固结合力;除此之外,防水层还要承受振动和挤压,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
用于构成地下构筑物防水层的复合橡胶防水卷材,它是包括硫化橡胶层、非硫化橡胶层的复合卷材;其中,硫化橡胶层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伸长率,需要以强度、延伸度和动态性能等物理性能较高的材料制作,达到提高整体的强度和防止地下水的渗透的功能;非硫化橡胶必须具有自粘性和自愈合功能,达到与混凝土形成良好的粘结,起到防水止水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废橡胶-胶粉改性和用其制备复合橡胶防水卷材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废橡胶的综合利用,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并且工艺简单;制成的产品具有高强度,大延伸,动态性能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精细改性胶粉的制备
1,制作精细胶粉
将废旧橡胶制品粉碎后,除去杂质,取其≥40目的部分为精细胶粉。
2,制作精细混合胶粉
以精细胶粉作为基础量,按照以下重量比配料:
精细胶粉 100
增塑剂-环烷油 8-12
改性剂-多烷基苯酚二硫化物 0.5-1
将以上组分混合均匀,即为精细混合胶粉。
3,精细改性胶粉的制备:
将精细混合胶粉在高剪切设备中,在120±5℃的温度下,进行活化改性。
当其性能达到拉伸强度≥15Mpa,扯断伸长率≥500%时,即为精细改性胶粉。见检验报告1。
二,复合橡胶防水卷材的制备
1,未经硫化的硫化胶片的制备
以合成橡胶为基础量,按照以下重量比进行配料
合成橡胶: 100
精细改性胶粉: 25-50
辅料:
活性剂-氧化锌 2-8
促进剂-M 0.5-2
促进剂-TT 0.5-1.5
硫化剂-硫磺 1-3
软化剂-环烷油 20-40
防老剂-A 1-2
填充剂-碳酸钙 20-60
补强剂-炭黑 40-80
将以上合成橡胶、精细改性胶粉与除硫化剂,促进剂以外的辅料,经过100-120℃的炼胶机混炼,约10-15分钟后,在80-90℃的温度下加入硫化剂、促进剂进行混炼,至硫化剂,促进剂混炼均匀。停放24小时后,在70-80℃的温度下,进行返炼,达到均匀后,进行挤出或压延成型出片,即为未经硫化的硫化胶片。
2,非硫化胶片的制备
以丁基橡胶为基础量,按照以下重量比进行配料
丁基橡胶 100
增粘剂-聚异丁烯 8-10
促进剂-酚醛树脂 5-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腾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腾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36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