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金属质感的注塑物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4852.1 | 申请日: | 200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田贤佑;郑昌日;郑永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3/08 | 分类号: | C08K3/08;C08K9/00;B29C45/00;B29C70/5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金属 质感 注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物,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在注塑成型的整个注塑物表面均匀地体现出金属质感的注塑物。
背景技术
电视机、冰箱等家用电器通常称为白色家电。以往这些家用电器的外壳都是利用白色塑料材料经注塑成型而制成,而最近随着消费者对家用电器美感要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正在采用包括白色在内的各种颜色的外壳。同时,如图1所示,为使家用电器的外形能够体现出更加高贵的质感而在其外壳88的表面上利用喷射涂布的方法涂布了含有金属成分的涂层89,由此可使其外形呈现出金属质感,而且目前这种家用电器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大。但是,由于喷射涂布方法通常会污染周围的大气环境,而当外壳88的表面与具有金属质感的涂层89相互分离时又会降低消费者对家用电器质量的满意程度,因此需要一种既环保又可以确保质量稳定的具有金属质感外形的塑料材料注塑成型方法以及所采用的模具。图3为已有技术的注塑成型用模具结构分解立体图。图4为图3中的模具框结合状态立体图。如图3、图4所示,这种注塑成型用模具由内表面上突出形成有上部型芯30的上模具框10和内表面上突出形成有下部型芯40的下模具框20组成。为了获得具有金属质感的外形,可在模具的注入口50中注入含有板状铝箔片98的塑料树脂,从而获得图2所示的能够使铝箔片98均匀地分布在注塑物的表面和内部,因而外形具有金属质感的注塑物1。另外,为了防止塑料材料的流入,在上、下模具框10,20相互结合的状态下,上部型芯30的下端面和下部型芯40的上端面是相互接触的。而且,为了提高能够体现出金属质感的反射率,塑料材料中含有的铝箔片98具有板状结构。当注塑物1的外形比较简单时,这种注塑成型方法使其整个表面体现出金属质感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图3、图4所示,当模具框10,20的内部形成有型芯30,40,并且由于注塑物的体积较大而需要通过若干个注入口注入塑料材料时,如图5所示,模具框10,20的内部会出现2个不同方向的树脂流99相互交汇的部位A,由此在该处产生图6所示的熔结纹90,因而当注塑物1冷却定型时该部位的板状铝箔片98将呈垂直状态而不是水平状态。由于铝箔片98在注塑物1的其它部位中是以水平状态分布,所以能够体现出金属质感,而在部位A处则是以垂直状态分布,因此在熔结纹90上就无法完整地体现出金属质感,这样就会降低注塑物1的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注塑物的整个表面上体现出完全一致的金属质感的注塑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金属质感的注塑物是由塑料材料熔融物和具有多面体结构的金属粒子混合后冷却定型而形成。
所述的多面体金属粒子是由铝-镁合金经过粉碎而制成。
所述的金属粒子中铝和镁的混合比率为3∶7~7∶3。
所述的多面体金属粒子的平均直径为5μm~120μm。
所述的多面体金属粒子的平均直径为10μm~40μm。
所述的多面体金属粒子表面能够通过真空喷镀方法进行喷涂以体现出金属质感。
所述的多面体金属粒子的表面能够涂布上一层颜料。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金属质感的注塑物能够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使沿不同方向流动的树脂流相互交汇的部位处反射率与其它部位相同,从而使注塑物的整个表面上呈现出均匀的金属质感。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的具有金属质感的注塑物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已有技术的具有金属质感的注塑物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已有技术的注塑成型用模具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4为图3中的模具框结合状态立体图。
图5为用于示出从图4中的模具框注入口注入塑料材料时塑料材料流动路径的模具结构水平剖视面。
图6为图5中‘A’部位横向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金属质感的注塑物用多面体金属粒子结构立体图。
图8为利用含有图7中的多面体金属粒子的塑料材料进行注塑成型时图5中“A”部位横向结构剖视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标号:
10:上模具框 20:下模具框
30:上部型芯 40:下部型芯
50:注入口 90:熔接纹
99:树脂流 98:铝箔片
198:金属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4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牙中继装置及其中继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LED电子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