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冷凝器放热效率的直冷式冰箱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5030.5 | 申请日: | 200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姜成熙;尹德铉;金东锡;李秀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00 | 分类号: | F25D2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225300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冷凝器 放热 效率 直冷式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冷凝器放热效率的直冷式冰箱。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直冷式冰箱中,蒸发器紧贴形成于冷藏室或冷冻室,或是将冷藏室或冷冻室的放置板自身形成蒸发器,并对冷藏室或冷冻室进行直接冷却。最近,较多使用间接冷房式冰箱,上述间接冷房式冰箱是将冷气注入给冷藏室和冷冻室。直冷式冰箱不另外生成大量的冷气,而是通过蒸发器周围的被冷却空气的自然对流现象,将蒸发器的冷气直接供给到冷藏室或冷冻室。
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直冷式冰箱9中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形成有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的冰箱壳体1;用于压缩冷冻循环的冷媒,并形成于上述壳体1的底部的压缩机30;接收沿着冷媒流路99向图面标号88的方向供给的压缩冷媒,向周围放出热量,并冷凝冷媒的冷凝器40;接收上述冷凝器40供给的冷媒,吸收周围的热量,并对冷藏室10进行冷却的紧贴形成于冷藏室10的后面的第1蒸发器50;形成于冷冻室20的搁板之间的位置,用于蒸发上述第1蒸发器50的冷媒,并对冷冻室20进行冷却的第2蒸发器60。
其中,直冷式冰箱的蒸发器50、60及冷凝器40埋设于冰箱壳体的绝热部内,从而不另外设置送风扇。因此,为了放出直冷式冷凝器40中产生的热量,而需要设置具有充分大的放热面积或充分长的长度的冷媒配管,从而导致不必要的增多用于填充冷凝器40的冷媒配管的冷媒填充量。
并且,当工作中的压缩机30停止进行工作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流入到蒸发器的高温的冷媒的量增加,将搅乱蒸发器出口的液态冷媒储藏器的液态冷媒,并引起噪音。并且,在冷凝器40的冷媒配管较长的情况下,在压缩机30进行启动时,将冷凝器40的压力上升到冷凝操作中需要的程度所需的时间将变长,从而导致降低冷冻循环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提高冷凝器放热效率的直冷式冰箱,其可有效的散发埋设于冰箱壳体的绝热部的冷凝器的热量,并提高散热效率,减少冷凝器的配管长度,从而减少冷冻循环中需要的冷媒的填充量,并减少由于压缩机停止操作中流入到蒸发器的高温的冷媒而引起的噪音,并且,可缩短达到冷凝器的冷凝作用需要的冷凝压力所需的时间,从而可安静快速的进行冷媒循环操作,并提高能量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冷凝器放热效率的直冷式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冷却空间的冰箱壳体;用于冷却上述冷却空间的蒸发器;用于压缩上述蒸发器供给的冷媒的压缩机;沿着上述冰箱壳体的后面形成,并用于冷凝上述压缩机压缩的冷媒的冷凝器;从上述冷凝器延长形成,并用于放热上述冷凝器的热量的加热管。
由此,通过加热管将埋设于冰箱壳体的绝热部的冷凝器的冷凝热向外部散放,并提高散热效率,并且,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可相应的减少冷凝器的配管长度,在缩小冷凝器的配管长度的同时,可确保充分的冷凝器的热传递量。
并且,缩短冷凝器的配管长度可相应的减少冷冻循环中需要的冷媒填充量,从而减少由于压缩机停止操作中流入到蒸发器的高温的冷媒而产生的噪音,并且,可缩短到达冷凝器的冷凝作用需要的冷凝压力所需的时间,并可安静快速的进行操作。
前述的提高冷凝器放热效率的直冷式冰箱,其中冷凝器的接触于上述壳体的面的相反面与上述加热管的一端部进行面接触。
前述的提高冷凝器放热效率的直冷式冰箱,其中加热管向上述壳体内部的上方延长形成。
前述的提高冷凝器放热效率的直冷式冰箱,其中冷却空间是形成于上述壳体的冷藏室和冷冻室,上述蒸发器由用于冷却上述冷藏室的第1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冷凝器放热效率的直冷式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蒸发器在上述冷却空间内露出安装。
前述的提高冷凝器放热效率的直冷式冰箱,其中冷凝器与上述壳体的外壁接触安装。
为了提高放热效率,上述冷凝器与冰箱壳体的外面接触安装,为了使上述冷凝器的放热效率最大化,冷凝器与壳体接触的面的相反面与上述加热管的一端部进行面接触。由此,冷凝器的冷凝热将热传递给加热管,并可通过上述加热管的自然对流现象容易的放出冷凝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未经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5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基粉末组合物
- 下一篇:内容浏览系统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