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索双瓣液压遥控抓斗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5530.9 | 申请日: | 200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3/16 | 分类号: | B66C3/1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451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索双瓣 液压 遥控 抓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装卸货物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专为自带克令吊的散货船进行有效和安全地装卸货物而设计的单索双瓣液压遥控抓斗。
背景技术:
目前,港口码头及船舶使用的抓斗在实现抓斗的开启和闭合时需要借助齿轮传动机构或电动结构等外界动力,因此造价高、运行成本高、结构复杂、体积大、故障率高、操作复杂、不便于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单索双瓣液压遥控抓斗,该装置不需要任何外力即可实现抓斗的开启和闭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索双瓣液压遥控抓斗,其特征在于:由机械装置、液压装置和控制装置三个部分组成;
机械装置由吊环和吊架及其钢丝绳组成的吊具、上横梁、爪体、爪体和上横梁之间对称安装的四根爪体支撑杆、上活动横梁、下活动横梁组成;两只上滑轮通过滑轮中心轴分别固装于上横梁的底部两侧,上活动横梁位于上横梁的下部,两只下滑轮通过滑轮中心轴分别固装在上活动横梁底部两端,下滑轮与上滑轮组成滑轮组;上滑轮和下滑轮的伸缩钢丝绳一端连接在吊架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对应的一个下滑轮和上滑轮,并与安装在上横梁底部对应的钢绳补偿架的两端相连;下活动横梁位于爪体的上部;爪体支撑杆的上端安装了同步器;液压装置由液压油缸、油箱、液压软管和电磁控制阀组成,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固定于上活动横梁,油缸缸体固定于下活动横梁;控制装置与液压装置中的电磁控制阀连接。
上述伸缩钢丝绳和上横梁的接触处安装了由耐磨材料制成的耐磨套。
上述控制装置由遥控器(即发射器)、接收器、电磁控制阀和电源组成;接收器、电源和电磁控制阀安装于下活动横梁上的控制箱内,接收器同时与电磁控制阀相连。
当遥控器无法打开抓斗时或出于维修的原因需打开抓斗时,上述控制箱上装有手动应急控制装置,该装置由与电磁控制阀连接的拉杆和与其连接的控制箱上外露的应急钢丝绳组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设备无需借助任何外来动力,只需依靠起重设备自身的提升力实现抓斗的闭合,利用遥控器控制液压装置的电磁阀使抓斗打开。因此,整套设备的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较之传统抓斗大幅度降低。2、当抓斗发生倾斜时,钢丝绳补偿架发生逆向倾斜,以保证钢丝绳始终处于铅垂位置,不发生倾斜。因此工作可靠、安全。3、由于遥控装置抗干扰能力强,因此,抓取的缓冲效果好,闭合和开启时很平稳、没有冲击的感觉。4、本设备采用可充电的镍-镉电池组提供电源,避免了动力式抓斗拖带电缆线的弊端,使用起来极为方便。5、本设备为单索,直接挂至起重设备的单只钩头上即可使用(不用对现有的克令吊进行改造),特别适用于随船进行货物的装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空抓斗悬挂在空中时的油缸状态示意图;
图3是抓斗下落至物料上时的油缸状态示意图;
图4是抓斗抓起货物上升时的油缸状态示意图;
图5是抓斗卸货时的油缸状态示意图;
图6是抓斗应急操作时的油缸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单索双瓣液压遥控抓斗,由机械装置、液压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机械装置由吊环1、吊架2、上横梁5、上活动横梁6、下活动横梁10、上滑轮组4、下滑轮组9、四根支撑杆7和爪体13组成。吊架2上面的吊环1直接挂到克令吊钩头上,吊架下面的两头连接两根伸缩钢丝绳15。上横梁的两侧对称固装两只上滑轮,上活动横梁位于上横梁下部,上活动横梁的底部中部固装钢丝绳补偿架8,底部两端分别通过滑轮中心轴连接两只下滑轮。两只上滑轮和两只下滑轮组成滑轮组,伸缩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吊架,另一端依次穿过对应的一个下滑轮和上滑轮,末端连接钢丝绳补偿架的对应端。当抓斗发生倾斜时,钢丝绳补偿架发生逆向倾斜,以保证钢丝绳始终处于铅垂位置,不发生倾斜。上述伸缩钢丝绳和上横梁的接触处连接由耐磨材料制成的耐磨套3。爪体的上部为下活动横梁,上横梁和爪体之间通过轴对称安装四根支撑杆7,该支撑杆上安装有同步齿轮14。液压装置由两套液压油缸16、油箱17、液压软管和电磁控制阀18组成,液压油缸的活塞杆19固定连接在上活动横梁上,油缸缸体11固定于下活动横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55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能效转换无曲轴内燃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高分辨率的电压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