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间苯链节的聚芳醚腈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21306.0 申请日: 2006-06-30
公开(公告)号: CN101050277A 公开(公告)日: 2007-10-10
发明(设计)人: 刘孝波;罗道文;陈文瑾;曹国萍;龙盛如;何毅 申请(专利权)人: 电子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08G65/40 分类号: C08G65/40;C08G65/46
代理公司: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武森涛
地址: 610054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间苯链节 聚芳醚腈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间苯链节的聚芳醚腈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工程塑料领域。

背景技术

聚芳醚腈的研究始于1973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U.S.P.3,730,946],利用硝基取代反应,但副反应大,产物基本上没有实用性。80年代初期D.K.Mohanty等以二卤代苯甲腈制备了具有实际应用性能的聚芳醚腈均聚物[ACS Polymer Preprints,23(1)284(1982);24(1),147(1983)],之后取得了快速发展,1986年日本S.Matsuo等申请了系列专利:EP0192177(1986),EP0243000(1987);U.S.P5,153,306(1992);J.P05,310913(1993)。由于结构特征的限制,聚合物只能在高温熔融加工,使应用受到障碍。1994年中国的张连来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CN94113028.6)主要在主链结构中引入酮基或砜基,增强了聚合物的溶解性。相关的文献有Journal of polymerscience,part A:polymer chemistry,31,3439(1993);32,1071(1994)。Polymer35,18(1994)。这些研究都集中在简单结构中的均聚物体系。近年来主要出现了一些共聚物的初步研究、应用报道[Materials Letters,59(1),59(2005);60,137(2006)],但其制备、分子设计简单,材料结构与性能的互动调整性差,性能单调。

其中所述的主要化学结构如下,是单组分酚构成的聚芳醚腈均聚物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自阻燃性的聚芳醚腈共聚物,可用于特种工程塑料、薄膜、纤维及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了该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间苯链节的聚芳醚腈共聚物,其结构式为:

x+y=2

x=0.1-1.9

y=1.9-0.1

本发明的结构主要以间苯型为基础结构的共聚物系列,其结构特点是含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酚环结构。通过理化实验证明,本发明化合物的性在两种均聚物性能之间。由于共聚结构存在,破坏了均聚物的对称性,使共聚物的加工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

进一步地,优选对苯二酚、联苯二酚或酚酞。优选苯二酚、联苯二酚和酚酞低成本化;在主链首选间苯结构后其对称性已有破坏,所以R优选体积大的或对称性高的以保证耐热温度。

本发明所制备的含间苯链节的聚芳醚腈共聚物白色、灰色或棕色的粉末粒状热塑性树脂,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40-290℃,结晶性共聚物树脂的熔点在200-375℃;产物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分解5%的温度在380-550℃;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在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强极性溶剂中具有较大的溶解性;较高的力学强度,溶液流延薄膜的拉伸强度在80-120MPA。

它是由间苯二酚和一种以上的芳香族二元酚与二氯苯甲腈在催化剂、非质子强极性溶剂、脱水剂作用下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的非质子强极性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甲基乙酰胺或环丁砜。

所述的非质子强极性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的聚芳醚腈共聚物由下述摩尔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二氯苯甲腈2份、间苯二酚0.1-1.9份、芳香族二元酚1.9-0.1份、N-甲基吡咯烷酮10-35份、催化剂2.05-2.5份、脱水剂2-10份。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的原料的摩尔配比为:

二氯苯甲腈2份、间苯二酚0.5-1.5份、芳香族二元酚1.5-0.5份、N-甲基吡咯烷酮10-35份、催化剂2.05-2.5份、脱水剂2-10份。

该范围的共聚物理化性能、加工性能、合成控制性能等综合性能最佳。

所述的芳香族二元酚为对苯二酚、联苯二酚、酚酞、4,4-二羟基二苯砜、4,4-二羟基甲酮、萘二酚、双酚A、双酚F中的一种或混合。

所述的催化剂为无水碳酸钾、无水碳酸钠中的一种或混合。

所述的脱水剂为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混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聚芳醚腈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聚合反应:称取重量配比的原料:

二氯苯甲腈2份、间苯二酚0.1-1.9份、芳香族二元酚1.9-0.1份、N-甲基吡咯烷酮10-35份、催化剂2.05-2.5份、脱水剂2-1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1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