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具有防电磁辐射及滤光功能的滤光板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1952.7 | 申请日: | 200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4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甘国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国工 |
主分类号: | H01J17/02 | 分类号: | H01J17/02;H01J17/16;H01J17/49;G02B5/20;H05K9/00;B32B5/00;G09F9/313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100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显示器 具有 电磁辐射 滤光 功能 | ||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具有防电磁辐射及滤光功能的滤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片,采用连续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玻璃基片的一面镀上的有防电磁辐射及滤光功能的镀膜层,在镀膜层上复合有阻止镀膜层氧化或侵蚀的表面有抗反射功能膜层的塑料膜层,与镀膜层接触的作为引出电极的金属薄膜,镀膜层是由三组或四组TiO2/AZOY/Ag/AZOY/TiO2或TiO2/ITO/Ag/AZOY/TiO2或TiO2/ITO/Ag/ITO/TiO2或TiO2/AZOY/Ag/ITO/TiO2这样的膜系的重复形成的13层或17层膜层结构,其中AZOY是氧化锌与氧化铝参杂材料组成的氧化物膜层,ITO是参锡氧化铟材料组成的膜层,在玻璃基片上镀13层膜层的结构是:第一层膜层是TiO2,第二层膜层是AZOY或ITO,第三层膜层是Ag,第四层膜层是AZOY或ITO,第五层膜层是TiO2,第六层膜层是AZOY或ITO,第七层膜层是Ag,第八层膜层是AZOY或ITO,第九层膜层是TiO2,第十层膜层是AZOY或ITO,第十一层膜层是Ag,第十二层膜层是AZOY或ITO,第十三层膜层是TiO2,在玻璃基片上镀17层膜层的结构是:第一层膜层是TiO2,第二层膜层是AZOY或ITO,第三层膜层是Ag,第四层膜层是AZOY或ITO,第五层膜层是TiO2,第六层膜层是AZOY或ITO,第七层膜层是Ag,第八层膜层是AZOY或ITO,第九层膜层是TiO2,第十层膜层是AZOY或ITO,第十一层膜层是Ag,第十二层膜层是AZOY或ITO,第十三层膜层是TiO2,第十四层膜层是AZOY或ITO,第十五层膜层是Ag,第十六层膜层是AZOY或ITO,第十七层膜层是TiO2,在玻璃基片另一面复合有具有抗反射功能膜层的塑料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具有防电磁辐射及滤光功能的滤光板,其特征在于具有13层或17层结构的镀膜层中的各层膜层厚度由基片向最外层依次为以下厚度范围:TiO2为10~150nm,AZOY或ITO为1.0~30nm,Ag为5~30nm,AZOY或ITO为1.0~30nm,TiO2为10~200nm,AZOY或ITO为1.0~30nm,Ag为5~30nm,AZOY或ITO为1.0~30nm,TiO2为10~200nm,AZOY或ITO为1.0~30nm,Ag为5~30nm,AZOY或ITO为1.0~30nm,TiO2为10~200nm,AZOY或ITO为1.0~30nm,Ag为5~30nm,AZOY或ITO为1.O~30nm,TiO2为10~15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具有防电磁辐射及滤光功能的滤光板,其特征在于金属薄膜是包覆玻璃基片四周且通过金属薄膜上的导电胶与镀膜层粘结复合而成,或者是金属导电粘结剂通过印刷固化包覆玻璃基片四周与镀膜层粘结复合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具有防电磁辐射及滤光功能的滤光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抗反射功能膜层的塑料膜层通过粘结剂层与镀膜层和玻璃基片粘贴复合,可见光段的反射率<3%,两面复合塑料膜层叠加后反射率也小于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体显示器的具有防电磁辐射及滤光功能的滤光板,其特征在于塑料膜层是双向拉伸的聚酯膜或聚碳酸酯膜或聚乙烯醇缩丁醛膜,粘结剂中加入蓝色颜料以调节和衰减显示器发出的596nm的黄色特征光,加入紫色、红色、黑色颜料中的至少一种以调节显示器的色温和透光率。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具有防电磁辐射及滤光功能的滤光板,其特征在于塑料膜层上抗反射功能膜层至少由SiO2与Nb2O5或TiO2二层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国工,未经甘国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19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