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空压风机制取压缩空气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2048.8 | 申请日: | 2006-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邸慧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邸慧民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1青海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风机 制取 压缩空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取压缩空气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由风力机采风将产生的动力输送给空压风机将空气压缩后通过管道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储气罐中储存或直接输送给用户的风力空压风机制取压缩空气方法。
背景技术
压缩空气是一种动力能源,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用于增压、气动机械、物料传输、气动工具、发电、抽水、通风、换气等场所使用。
目前制取压缩空气主要是由电驱动电动机以二次能源转换方式制取压缩空气,造成了能源在转换过程中的大量浪费。
风是永不枯竭的可再生能源,用风力制取压缩空气不污染环境,可以长期循环使用,能节约大量的石化能源。减去了空压风机设备的投入和生产运营中电费、材料费、维修维护费的支出,降低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由风力机采风将风力机产生的功率输送给空压风机,空压风机是用来制取压缩空气的,多台空压风机组成空压风机群,空压风机群将制取的压缩空气,经各支输气管道把压缩空气传送至连接空压风机群的中央输气管道上,通过中央输气管道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储气罐中储存或直接输送给用户使用的风力空压风机制取压缩空气方法。
本发明风力空压风机制取压缩空气方法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由风力机、调速机、空压风机、回气罐、增压风机、支输气管道、空压风机支架、中央输气管道、储气罐组成,所述的制取压缩空气方法有如下步骤:
a)风力采集转换步骤由设置在风口处的风力机(1)将风能采集后转换成动力能;
b)调速传动步骤由设置在风力机(1)后端的调速机(2)将风力机产生的动力增速,分别传输给空压风机(3)和增压风机(5);
c)制取步骤由空压风机(3)将空气吸入压缩后传输至回气罐(4)中,增压风机(5)从回气罐(4)中吸入压缩空气增压后输出;
d)组合步骤由多台空压风机(3)通过支输气管道(7)与中央输气管道(9)连接组成空压风机群(6);
e)连结输送步骤将空压风机群(6)输出端的支输气管道(7)连接至中央输气管道(9)上;
f)储存步骤由中央输气管道(9)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储气罐(10)中储存。
本发明风力空压风机制取压缩空气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风力机与空压风机的组合节约了电力和空压风机设备的投入及生产运营中电费、材料费、维修维护费的支出,降低了生产成本。空压风机群与中央输气管道的组合,提高了制取压缩空气的产量,可以为生产用气提供大量的压缩空气动力;中央输气管道与储气罐的组合,提高了气体传输距离,保证有足够和稳定的能源在无风时使用;增压方式提高了压缩空气的动力能力。
附图说明
本发明风力空压风机制取压缩空气方法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发明风力空压风机制取压缩空气方法气体增压、储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风力空压风机制取压缩空气方法气体直接输气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风力机;2、为调速机;3、为空压风机;4、为回气罐;5、为增压风机;6、为空压风机群;7、为支输管气道;8、为空压风机支架;9、为中央输气管道;10、为储气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风力空压风机制取压缩空气方法由风力机1、调速机2、空压风机3、回气罐4、增压风机5、空压风机群6、支输气管道7、空压风机支架8、中央输气管道9、储气罐10组成。所述的制取压缩空气方法有如下步骤:
a)风力采集转换步骤由设置在风口处的风力机(1)将风能采集后转换成动力能;
b)调速传动步骤由设置在风力机(1)后端的调速机(2)将风力机产生的动力增速,分别传输给空压风机(3)和增压风机(5);
c)制取步骤由空压风机(3)将空气吸入压缩后传输至回气罐(4)中,增压风机(5)从回气罐(4)中吸入压缩空气增压后输出;
d)组合步骤由多台空压风机(3)通过支输气管道(7)与中央输气管道(9)连接组成空压风机群(6);
e)连结输送步骤将空压风机群(6)输出端的支输气管道(7)连接至中央输气管道(9)上;
f)储存步骤由中央输气管道(9)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储气罐(10)中储存。
如图2所示。所述的空压风机3还可以直接制取压缩空气通过支输气管道7和中央输气管道9传输气体。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邸慧民,未经邸慧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20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非屏蔽式扭绞对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