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挥发油提取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2487.9 | 申请日: | 200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0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鲁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1B1/12 | 分类号: | C11B1/12;C11B9/02;B01L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彭晓波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挥发油 提取 分离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分离提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药用植物及其制品、香精香料、食品等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器。
背景技术
挥发油类成分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它是植物组织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挥发性成分的总称,大部分具有香味。挥发油在许多方面尤其是在医疗、食品、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因此,挥发油的提取技术和工艺也日益引起重视。目前,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常常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装置,由水蒸气发生器、蒸馏部分、冷凝部分和接收部分等部件组成,由于各部件之间连接较多,容易造成热量和挥发油的散失,提取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的用于药用植物及其制品、香精香料、食品等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器。
本发明挥发油提取分离器由蒸馏部分和冷凝部分组成。
蒸馏部分由蒸馏外管(1)、蒸馏内管(2)、磨口活塞(3)和置物容器接口(13)组成;冷凝部分由冷凝外管(7)、冷凝内管(8)、磨口活塞(5)、冷凝水出口(6)、冷凝水入口(9)、阀门或活塞(10)、提取物放出口(11)组成。蒸馏部分和冷凝部分通过上连接管(4)和下连接管(12)连接,上下连接管在蒸馏部分的开口端均高于冷凝部分的开口端。提取物放出口(11)位于冷凝部分下端或侧面,通过直管或园弧相交与下连接管(12)连接。磨口活塞(5)上带有通气小孔,可避免因蒸汽压力过大而产生爆塞现象。
本发明挥发油提取器所用材料为玻璃或不锈钢等耐热、化学惰性材料。
本发明挥发油提取器各部分的功能为:蒸馏外管(1)具有保温功能,对来自于置物容器中因加热而产生的蒸汽进行保温;蒸馏内管(2)是来自于置物容器中因加热而产生的蒸汽的通道;置物容器接口(13)用于连接盛装物料的置物容器;磨口活塞(3)用于物料、溶剂的添加和方便清洗等;冷凝外管(7)用于冷凝水的通道;冷凝内管(8)用于提取物和水的分离;磨口活塞(5)用于加水、有机溶剂、通气和方便清洗;冷凝水出口(6)和冷凝水入口(9)分别为冷凝水的出入口;阀门或活塞(10)用于控制提取物放出口的开和关;提取物放出口(11)用于收集提取物;上连接管(4)用于来自于蒸汽内管的蒸汽通道;下连接管(12)用于盛装密封水。
本发明挥发油提取器用于药用植物及其制品、香精香料、食品等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其使用方法如下:
(1).本发明挥发油提取分离器与带加热的置物容器连接,或与置物容器和水蒸气发生器连接,构成完整的挥发油提取分离装置;
(2).关闭阀门或活塞(10),从磨口活塞(5)加入水和石油醚或己烷或乙醚等挥发油接收溶液,使下连接管(12)中充满所加液体为止。
(3).在置物容器中加入经适当粉碎的含有挥发油的待提取物和水。
(4).关闭磨口活塞(3)和(5),连接好冷凝水。
(5).直接加热置物容器或向置物容器中通入水蒸气,进行蒸馏,所产生的含有挥发油的蒸汽经过蒸馏内管(2)进入上连接管(4),再进入冷凝内管(8),经冷凝后分层,上层为液态挥发油,下层为水,多余水通过下连接管(12)回流至置物容器,用于循环蒸馏。
(6).打开阀门或活塞(10),放出下连接管(12)和冷凝内管(8)中的水后,再放出冷凝内管(8)中的挥发油层,或经磨口活塞(5)加入石油醚或己烷或乙醚等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后再放出。所得溶液经干燥、过滤、蒸除有机溶剂,得到较纯的挥发油。
本发明与现在使用的大多数挥发油提取器相比,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挥发油提取器简洁、易操作、便于使用;
(2).本发明挥发油提取器富于整体性,将蒸馏部分和冷凝部分组合在一起,减少了各部件之间连接,减少了热量和挥发油的散失,提取效率高、耗时短;
(3).本发明挥发油提取器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材料,成本可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挥发油提取分离器结构示意图I,提取物放出口(11)向下、冷凝内管(8)与下连接管(12)通过直管连接。
图2是本发明挥发油提取分离器结构示意图II,提取物放出口(11)位于冷凝部分一侧、冷凝内管(8)与下连接管(12)通过直管连接。
图3是本发明挥发油提取分离器结构示意图III,提取物放出口(11)向下、冷凝内管(8)与下连接管(12)通过圆弧连接。
图4是本发明挥发油提取分离器结构示意图IV,提取物放出口(11)位于冷凝部分一侧、冷凝内管(8)与下连接管(12)通过圆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2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