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感器安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5585.8 | 申请日: | 200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6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闵革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7/02;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月珍 |
地址: | 21533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将能够对规定的动作信息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安装到基板上的传感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图1是采用依据现有技术的传感器安装结构的便携式计算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便携式计算机的主体部1由底部外壳3和键盘舱5构成。在上述键盘舱5的上面设置有键盘7,图中所示符号7′就是触摸板。
上述主体部1的后端通过铰链部9与显示部11相连接。一般情况下,上述铰链部9分别被设置在上述主体部1的后端两侧位置上。上述显示部11能够以上述铰链部9为中心相对上述主体部1进行旋转。一般来说,在上述显示部11上可以显示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画面11′。
在上述主体部1的后端棱角附近的内部设置有辅助基板13。上述辅助基板13可以与位于主体部1内部的主板(未图示)单独设置,在其上面设置有多个连接器15。
在上述辅助基板13上还安装有非接触传感器17。上述非接触传感器17大致由传感器主体18和引导装置19两大部分构成,上述引导装置19插入到位于上述辅助基板13上的孔中插入并进行焊接。上述引导装置19具有规定的长度,在上述引导装置19的末端部位设置有传感器主体18。上述传感器主体18可以对磁力进行检测。
上述传感器主体18被设置在上述连接器15上,在保持其高度和设置状态的同时,为了能够将通过连接器15传出的噪音进行阻断,就将其它的遮蔽部件20设置在它与上述连接器15之间。
在上述显示部11的前面内部设置有磁铁21。上述磁铁21被设置在位于显示部11的内侧的安放肋22上。设置上述磁铁21的位置应当是当上述显示部11相对主体部1折叠时与上述非接触传感器17相对应的位置。
但是,所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在依据现有技术的情况下,上述非接触传感器17仅通过遮蔽部件20设置在上述连接器15上,虽然可以保持其高度和设置状态,并能够阻断噪音的传递。但是,上述非接触传感器17的传感器主体18仅简单地搁置在上述遮蔽部件20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其位置很容易发生变化。
另外,上述引导装置19在外力的作用下也很容易发生变形,如果不能够使引导装置19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间隔,就很容易发生短路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非接触传感器进行稳定地设置的传感器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非接触传感器的引导装置之间相互接触的传感器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非接触传感器更加准确地设置到规定的位置上的传感器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由能够对信息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主体和从上述传感器主体延长并安装到基板上的引导装置构成的传感器;对上述传感器主体和引导装置进行固定,并与安装上述传感器的部件相结合的支撑架。
上述支撑架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具有可以安放上述传感器主体的主体安放部的支撑架主体;通过上述主体安放部对经由贯通支撑架主体后形成的引导孔的上述引导进行引导的引导导向肋;与安装上述传感器的部件相结合的嵌合部。
上述支撑架是由具有绝缘特性的材料构成的。
依据本发明具有上述构成的传感器安装结构,可以将非接触传感器稳定地设置到规定的高度,并能够有效地防止非接触传感器的引导装置之间互相接触,从而防止短路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的效果:
综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结构具有如下效果:
首先,在本发明中,支撑架对安放到主体安放部内的传感器主体进行支撑,以使其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将引导装置设置在引导导向肋之间。这样,就能够将非接触传感器更加稳定地设置到规定的位置。从而,就可以将传感器准确地设置到其设计位置上,并能够确保其不能够从设置位置随意滑动,同时可以提高传感器运行的可靠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引导导向肋可以防止传感器的引导装置之间相互接触。也就是说,将引导装置设置在引导导向肋之间,即使是受外力影响它也不会发生变形。同时,在设计上也能够确保引导装置之间相互不发生接触。从而就能够有效地防止因传感器发生短路而造成设备损坏或者是错误运行等情况的发生。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依据现有技术的传感器安装结构的便携式计算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55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产生装置
- 下一篇:光量调节器和成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