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灯管高压气体放电灯的电子安定器的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5817.X | 申请日: | 200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0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钦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钦尧 |
主分类号: | H05B41/36 | 分类号: | H05B41/36;H05B41/28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511741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管 高压 气体放电灯 电子 安定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安定器的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气体放电灯的电子安定器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科技的发展,照明设备无不致力于高效率及省电的研究,其中一种高压气体放电灯在近年逐渐受到使用者的青睐。高压气体放电灯的光束较强,相对可以减少瓦特数,因此具有效率高的优点。而就使用寿命来讲,高压气体放电灯的寿命亦较长,相对可减少维护次数,更具降低成本等优点。
目前市面上所见到之习用双灯管电子安定器,因其控制设计不良,大都会产生效率不高,灯具温度太高及耗电量高等缺点。
其中大概有两种形式:
一.由一般单灯管安定器35W两个组合成一个双灯管电子安定器,单灯泡供应35W,双灯泡共70W,造成灯具温度过高,容易使灯具烧毁,消耗电流较大等缺点。
二.由一般单灯管安定器24W两个组合成一个双灯管电子安定器,单灯供应24W双灯泡共48W,造成单灯泡使用时亮度不足,且瓦特数太小容易造成息灯及点灯不稳定(闪烁)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稳定性好、节能的双灯管高压气体放电灯的电子安定器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灯管高压气体放电灯的电子安定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电路单元,用于提供电源;
选择单元,用于监测远灯或近灯,决定单灯亮或双灯亮并将讯号传送至单芯片微电脑;
第一变压器,用于将电源电压转换成选择单元所需的电压;
第二变压器,用于第一变压器输出的电压转换成点灯所需的电压;
感测单元,用于感测高压气体放电灯的电流与电压及输入是远灯或近灯;
处理单元,依据感测单元感应远灯或近灯,决定要一个或二个灯泡负载亮,再依感测单元感测到的电压、电流,决定输出功率;
讯号调变单元,通过脉波宽度调变(PWM)电路,调变出高压气体放电灯工作所需的频率。
所述的感测单元包括两个输出电压感测器和一个输出电流感测器。
所述的输出电压感测器用于感测高压气体放电灯的工作电压,并将电压讯号送入单芯片微电脑。
所述的输出电流感测器用于感测高压气体放电灯的工作电流,并将电流讯号送入单芯片微电脑。
所述的处理单元为单芯片微电脑。
所述的单芯片微电脑同时具有电压和电流的讯号,及选择单元的选择信号,适时改变信号。
还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功率变化。
所述的控制电路将电源讯号和单芯片微电脑送出的信号加以整合。
还包括输入电流感测器,该输入电流感测器将输入电流提供到控制电路。
所述的脉波宽度调变(PWM)电路,将接收的单芯片微电脑输出信号及控制电路接受的输入电流信号进行脉波宽度调整作业,调变出高压气体放电灯的工作频率。
通过这种电子安定器的控制系统,感测高压气体放电灯的工作电压与电流及输入的状态决定输出功率,以达到降低输出所产生的高热及稳定性与省电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该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方框示意图。包含有电源电路10,第一变压器11、12,选择单元13,第二变压器14、15,感测单元16,处理单元19,讯号调变单元20及灯泡负载17,灯泡负载18。
电源电路10用于提供电子安定器工作的电源;
选择单元13,用于选择欲驱动的灯泡负载17或灯泡负载18或是同时驱动;
第一变压器11、12:用于将电源电路10输出的电源转换电压供给第二变压器14、15使用;
第二变压器14、15,用于将第一变压器11、12,输出转换为驱动灯泡负载17、18所需的电压;
感测单元16,用于感测电源电路10与灯泡负载17、18的电压电流;
处理单元19,依据感测单元16感测的电压与电流判断目前灯泡负载17,与灯泡负载18工作状态,依照感测单元及选择单元的讯号,决定供给负载的功率;
讯号调变单元20,依照处理单元所提供的讯号,产生讯号调变供给灯泡负载,讯号调变单元内更包含控制电路55,用于结合调变讯号与电源讯号再送至PWM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钦尧,未经杨钦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58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会议系统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