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铑催化剂作用下生产羧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6037.7 | 申请日: | 200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2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左卫雄;王群;徐良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上海太平洋化工(集团)公司焦化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7C51/12 | 分类号: | C07C51/12;C07C53/00;B01J23/46;B01J23/04;B01J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41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作用 生产 羧酸 方法 | ||
1.一种铑催化剂作用下生产羧酸的方法,在以铑为主要组分的催化剂存在下,醇或酯在第一区即反应区进行液相羰基化反应,反应后的混合物进入第二区即分离区进行蒸发分离,含有产物羧酸的气相馏分进入第三区即分离纯化区进行产物羧酸的分离提纯,含有铑催化剂的未蒸发液相馏分进入第四区即催化剂活化区与氢气或一氧化碳或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接触以活化铑催化剂,所述含有铑催化剂的未蒸发液相馏分在经过第四区后被输送到第一区继续进行羰基化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铑催化剂作用下生产羧酸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液相羰基化反应中使用卤代甲烷为助催化剂,使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为促进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铑催化剂作用下生产羧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卤代甲烷为碘甲烷,所述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为碘化锂或乙酸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铑催化剂作用下生产羧酸的方法,其特征是:含有铑催化剂的未蒸发液相馏分在第四区中与氢气或一氧化碳或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接触时间为0.01~10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一种铑催化剂作用下生产羧酸的方法,其特征是:含有铑催化剂的未蒸发液相馏分在第四区中与氢气或一氧化碳或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接触时间为1~6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铑催化剂作用下生产羧酸的方法,其特征是:含有铑催化剂的未蒸发液相馏分在第四区中与氢气或一氧化碳或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接触温度为30~25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一种铑催化剂作用下生产羧酸的方法,其特征是:含有铑催化剂的未蒸发液相馏分在第四区中与氢气或一氧化碳或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接触温度为50~2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铑催化剂作用下生产羧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四区的绝对压力为1~100bar。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一种铑催化剂作用下生产羧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四区的绝对压力为10~50bar,且第四区的压力比第一区的压力高0.01~20bar。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铑催化剂作用下生产羧酸的方法,其特征是:第四区的压力比第一区的压力高0.1~5bar。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铑催化剂作用下生产羧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氢气或一氧化碳或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的摩尔量是铑催化剂中铑的摩尔量的2~100,000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一种铑催化剂作用下生产羧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氢气或一氧化碳或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的摩尔量是铑催化剂中铑的摩尔量的100~5000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铑催化剂作用下生产羧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醇是1~10个碳原子的单羟基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焦化有限公司;上海太平洋化工(集团)公司焦化设计院,未经上海焦化有限公司;上海太平洋化工(集团)公司焦化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60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 下一篇:电磁炉专用防止干烧烹饪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