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蚌葡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28598.0 申请日: 2006-07-04
公开(公告)号: CN101099748A 公开(公告)日: 2008-01-09
发明(设计)人: 王顺春;施松善;曹月龙;周吉燕;王峥涛;石印玉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5/56 分类号: A61K35/56;C08B37/02;A61K9/48;A61K9/08;A61K9/12;A61K9/20;A61K9/70;A61K47/26;A61K47/32;A61P35/00;A61P29/00;A61P37/02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桂琴
地址: 210203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河蚌 聚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一种河蚌提取物河蚌葡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河蚌肉为蚌科动物文冠蚌Cridtaria plicata Lea、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 Lea等蚌类的肉。味甘咸性寒,具滋阴、清热、养肝、明目、清渴、凉血等功能,治疗肝热、肾衰、斑疹、痘毒、赤眼、烫伤等症[宋立人.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83~84]。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河蚌肉提取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血素水平,能够抑制迟发性超敏反应所致的炎症,对抗应激能力也有所提高[姚治,李扬,王晓华.河蚌肉提取物的药理作用.中药材,1998;4:191~193]。此外,它还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蔡华芳,刘雪莉,钱伯初,等.河蚌制剂痛克的镇痛抗炎作用.中国海洋药物杂志,1997,63(3):32~36]和抗肿瘤作用[杜罗喜,严惠芳,胡水根,等.河蚌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中国海洋药物杂志,1993,45(1):10~12]。理化研究则表明河蚌肉提取物中富含多糖成分,但有关河蚌中均一多糖的结构及活性的研究甚少[崔悦礼,李开源,赵翠兰,等.河蚌多糖(Mpa)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与抗炎作用.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3):185~186;周铭东,崔悦礼,陈静华,等.贝类多糖的组成与性质研究.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3):187~189;毛丽珍,徐世芳,唐红芳.天赐胶囊中多糖含量测定.中草药,2001,32(3):215~216]。有关其中葡聚糖的结构、制备方法以及药理活性的研究则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蚌提取物-河蚌葡聚糖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所述河蚌葡聚糖的药用用途。

本发明所述的河蚌葡聚糖,其特征在于它的分子量经HPLC方法测定为1.7×106道尔顿。其比旋度[α]D为+243.4°(c0.5,H2O),单糖组成分析表明该河蚌葡聚糖仅含有葡萄糖;甲基化分析/高碘酸氧化以及13CNMR分析结果表明该河蚌葡聚糖含有端基、1,4连接、1,2连接、1,4,6连接和1,3,4连接五种葡萄糖残基,主要为1,4连接的葡萄糖残基。实验证实;其具有免疫增强、镇痛和抗肿瘤作用。

本发明的河蚌葡聚糖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得:

河蚌肉经粉碎后用热水提取3小时,温度控制在80-100℃之间;所得提取液经过滤或离心后留上清液,搅拌下加入1-3倍体积的工业酒精,再次离心留沉淀物;该沉淀物溶于水后经DESE-Sepharose FF或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凝胶进一步分离,采用水→2M氯化钠溶液为洗脱剂;其中水洗脱部位中所得含糖部分洗脱液经干燥即得河蚌葡聚糖。

本发明的河蚌葡聚糖中可加入可药用载体以促进其给药。较佳的,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含有0.1-99.9%重量比的提取物。“可药用载体”不会破坏河蚌葡聚糖提取物的药学活性,同时其有效用量,即能够起到药物载体作用时的用量对人体无毒。

“可药用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离子交换材料、氧化铝、硬脂酸铝、卵磷脂、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EDDS)如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吐温(Tweens)或其他类似聚合介质等药物制剂用的表面活化剂、血清蛋白如人血清白蛋白、缓冲物质如磷酸盐、氨基乙酸、山梨酸、山梨酸钾、饱和植物脂肪酸部分甘油酯混合物、水、盐、电解质如硫酸盐精蛋白、磷酸氢二纳、磷酸氢钾、氯化钠、锌盐、硅胶、硅酸镁等。聚乙烯吡咯酮、纤维素物质、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稀酸酯、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和羊毛酯、环糊精如α-、β-及γ-环糊精或其经化学修饰的衍生物如2-和3-羟丙基-β-环糊精等羟烷基环糊精或其他可溶性衍生物等均可用于促进本发明的河蚌葡聚糖提取物的药物传递。

其他可药用辅料如填充剂(如无水乳糖、淀粉、乳糖珠粒和葡萄糖)、粘合剂(如微晶纤维素)、崩解剂(如交联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交联PVP)、润滑剂(如硬酯酸镁)、吸收促进剂、香味剂、甜味剂、稀释剂、赋形剂、润湿剂、溶剂、增溶剂和着色剂等也可加入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未经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8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