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28913.X 申请日: 2006-07-13
公开(公告)号: CN101105497A 公开(公告)日: 2008-01-16
发明(设计)人: 张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凯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577 分类号: G01N33/577;G01N33/549;G01N33/531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余明伟
地址: 201317上海***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心肌 肌钙蛋白 试剂盒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本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用的试剂盒,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心肌肌钙蛋白相关的免 疫反应免疫层析显色来诊断心肌梗塞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 升趋势,每年在急诊部门美国有4.5亿急性心肌梗塞(AMI)症状的病人,有4 亿的病人被确定为AMI,有2.7亿病人并非AMI,有约500万病人被确诊为非AMI, 但其中2-3%的人真正有AMI并且由于AMI的症状多种多样,合并症多在临床存 在着相当大的误诊及漏诊,有一些已经存在的心肌损伤因为不典型的发作被医生 及患者忽视,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出现了再次发作危及生命。

鉴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以及AMI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 疗对于降低AMI死亡率的重要性,研制出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临床诊断符 合率高、检测快捷方便的急性心肌梗塞检测试剂成为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断的发 展方向。

目前我国AMI的诊断标准是临床症状、心电图异常及血清心脏酶学标志物含 量测定三项中的两项。但由于大约25%的AMI病人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 状,约50%的病人心电图无典型变化,若单独依靠心电图改变和临床症状,AMI 的诊断符合率仅为75%。血清酶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虽然具有较高的灵 敏度,但心肌特异性不高、“窗口期”短(开始升高的时间较晚及持续时间较短), 易造成漏诊。早期标志物——肌红蛋白、脂肪酸结合蛋白、碳酸酐酶III等的联合 运用,大大有助于提高早期检出率,但尚缺乏特异性。

心肌肌钙蛋白I(英文名称为Cardiac Troponin I,英文缩写cTnI)和肌 钙蛋白T(cTnT)与其他的心肌梗塞血清生化学标记物相比,具有:1)特异性 强、灵敏度高;2)“窗口期”长的优点。经国际临床化学及实验室联合会(IFCC) 和欧洲心脏病协会(ESC)证明:cTnI和cTnT在临床诊断中,cTnI比cTnT特异 性更高。其原理是cTnT与骨骼肌肌钙蛋白有交叉反应,且在肾脏损伤时也有无 法解释的cTnT升高。cTnI是唯一存在心肌细胞中,迄今为止诊断AMI灵敏度和 特异性最高的血清生化指标,被广泛地研究作为心肌损伤的确定性标志物,正成 为当今诊断心肌梗塞(AMI)的“金标准”。文献还表明,正常人血液中的cTnI 水平在0.5ng/ml以下,发生心肌梗塞后会在4-6个小时内会上升到0.5ng/ml 以上,所以0.5ng/ml的灵敏度对心肌梗塞诊断有典型的临床意义。

现有的cTnI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和免疫荧光法。两者的主要缺点是 需要专用设备、操作复杂,检测耗时长,需要3个小时以上,需经严格训练的专 业人员完成,难以在普通病患中普及。而且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这些cTnI检测 试剂对样本的测定值存在着差异,不同的cTnI分析方法对同一份标本的检测值 最大可相差30余倍。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试剂盒采用不同cTnI抗体 为原料,cTnI抗体原料质量差异大。因此,cTnI抗体质量的好坏决定了试剂盒 质量的优劣。

国内现有类似的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方法的相关专利有:申请号 200310119332.3,且其提供的一步法快速测定cTnI的方法操作步骤繁杂,需采 用专用设备测定cTnI的含量。申请号200410093480.7,该专利技术缺陷是没有 提供相关的纯化心肌肌钙蛋白I制备方法,且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病人血 清,该法检测过程复杂,操作耗时,不利于对病患者争取宝贵的诊断治疗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如酶联免疫检测法和发光法免疫检测法等检 测心肌肌钙蛋白I速度慢,操作复杂,灵敏度低的缺点,提供一种快速、方便、 灵敏地不依靠专门设备的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的检测试剂盒,它包含试 剂条,试剂条上含有抗心肌肌钙蛋白I单克隆抗体及胶体金标记的心肌肌钙蛋白 I单克隆抗体,以及抗心肌肌钙蛋白I单克隆抗体的二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89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