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橙黄花纯合两型系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29259.4 | 申请日: | 200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7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熙荣;庄静;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李树林;顾龙弟;钱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A01H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克臻 |
地址: | 20110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蓝 油菜 显性 不育 橙黄 花纯合两型系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的杂种优势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1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性的遗传性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性受2对显性基因控制,Ms为显性不育基因,Rf为显性上位基因,能抑制Ms不育基因的表达,使育性恢复可育。不育株有2种基因型,MsMsrfrf为纯合型不育株,Msmsrfrf为杂合型不育株。可育株有7种基因型,其中MsMsRfrf自交育性分离比例为3∶1,MsmsRfrf自交育性分离比例为13∶3。其余5种可育基因型自交没有育性分离。双隐性纯合体msmsrfrf作为父本,与纯合型不育株杂交,后代不育株率达到100%。基因型为RfRf的可育株可作为恢复系,与不育株杂交,后代可育株率达到100%(表1)。
表1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性的遗传性
根据其遗传性,两型系内不育株与可育株杂交,世代间的基因型相同,而且2种基因型各占50%,因而能稳定遗传。纯合两型系能稳定保持纯合型不育株,杂合两型系能稳定保持杂合型不育株。
2橙黄花的遗传性
甘蓝型油菜鲜黄花-橙黄花性状由2对重叠基因控制,当基因型为双隐性纯合(y1y1y2y2)时表现为橙黄花,其余8种基因型都表现为鲜黄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使全不育系内的可育株与不育株间出现明显的形态差异,容易被识别。
利用原有技术,全不育系所有植株的花瓣色泽与父、母本相同,为鲜黄色,因纯合两型系内迟拔或漏拔的可育株所产生的后代很难被识别、拔除。
本项发明利用橙黄花的纯合两型系为母本,鲜黄花的临保系为父本,生产全不育系。即在临近开花时,将纯合两型系内可育株尽可能全部拔除。由鲜黄花临保系对橙黄花纯合两型系剩余不育株授粉,由此产生的后代全部为鲜黄花不育株。尽管纯合两型系内迟拔或漏拔的可育株会对不育株授粉以及漏拔的可育株会自花授粉,由此产生的可育株仍表现为橙黄花。在用全不育系与恢复系进行杂交制种时,这些橙黄花的可育株在鲜黄花的不育系内容易识别,被人工拔除后,能使杂交种的纯度提高到95%以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1998年,以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48AB内的不育株(基因型为MsMsrfrf)为母本,与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5(原名9715)杂交,F1代26株全部为不育株(基因型为Msmsrfrf)。然后以沪油15为轮回亲本回交,回交BC1代表现为15株不育株(基因型为Msmsrfrf),14株可育株(基因型为msmsrfrf)。从BC1代群体中选不育株与沪油15继续回交,获得BC2代,回交BC2代表现为27株不育株(基因型为Msmsrfrf),25株可育株(基因型为msmsrfrf)。该BC2代群体就是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杂合两型系沪油15AB(不育株基因型为Msmsrfrf,可育株基因型为msmsrfrf)。
自交系93161是从引自韩国的油菜品种荣选中选育的恢复系,它的恢复株率高,芥酸含量低于1%,但硫甙含量偏高,达55μmol/g,而且熟期较晚。自交系23010是引自湖南省农科院的双低品系。我们于1995年用以上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1998年在(9316×23010)F3群体中选育获得98-4416-1单株,表现为较早熟、芥酸含量为0.3%、硫甙含量18.5μmol/g。1999年在区号为99-3063的F4群体中选单株进行恢复性鉴定。2000年田间鉴定结果表明,其恢复株率均达到100%。该株系就是恢复系HF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92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