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炼厂干气中回收轻烃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29488.6 | 申请日: | 200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平;祝宝勤;王立国;秦伟;顾井丽;魏生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04 | 分类号: | C10G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光政 |
地址: | 20012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厂干气中 回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炼厂干气中回收轻烃的中冷油吸收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炼厂干气中通常含有8~20%的乙烯和10%左右的乙烷,还有丙烯、丙烷等有用组分。但目前大部分炼厂干气通常都送入瓦斯管网作燃料气用,有些甚至放入火炬烧掉,实在是资源的一大浪费。
若采用适宜的分离方法回收其中的乙烷和乙烯,前者供乙烯装置作为裂解原料,后者可作为石油化工原料。因此从炼厂干气中分离回收轻烃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国内外虽已开发了变压吸附法、中冷油吸收法和深冷分离法回收轻烃技术,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变压吸附法的缺点是设备庞大,轻烃回收率不高,产品纯度较低;传统中冷油吸收法的缺点是乙烯收率低,能耗高;深冷分离法适用于干气量较大的情况下,且缺点是流程复杂,能耗较大,运行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回收轻烃工艺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工艺简单、轻烃回收率和纯度高、投资成本低、除杂效果好的从炼厂干气中回收轻烃的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从炼厂干气中回收轻烃的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将炼厂干气进行精制压缩、干燥冷却后,在吸收塔中用吸收剂将C2和C3+等轻烃组分吸收下来,并用塔顶气在膨胀机中膨胀作功获得的低温来冷凝塔顶气中的C2+组分;而后在解吸塔内将被吸收的C2和C3等轻烃组分与吸收剂分离,塔顶解吸气为初级产品气。
本发明上述工艺中,吸收塔的入口压力优选为1.0~8.0MPa,最好为2.0MPa(A);入口温度优选为-60~20℃,最好为-10℃;吸收塔塔顶出口压力优选为1.0~8.0MPa(A),最好为1.8MPa(A);吸收塔塔顶气在膨胀机中膨胀作功后温度优选为-150~-50℃,最好为-100℃。解吸塔入口温度优选为0~80℃,最好为40℃;解吸塔再沸器的温度优选为20~100℃,最好为75℃。解吸塔塔顶出口压力优选为0.5~6.0MPa(A),最好为1.0MPa(A);解吸塔塔顶出口温度优选为-50~0℃,最好为-30℃;吸收剂优选为C2、C3、C4、C5+组分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另外,本发明还用冷箱回收膨胀后的塔顶气中的冷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工艺简单,轻烃回收率和纯度高;另外,本发明具有非常宽广的操作范围,可保证干气中C2+组分含量变化时,系统能稳定操作;再有,本发明的吸收塔和解吸塔的材质主要采用碳钢,使用寿命长、造价低;最后,本发明不需要乙烯制冷系统,采用塔顶气在膨胀机中膨胀作功获得的-100℃的低温来冷凝塔顶气中的C2+组分,因此可降低系统的能耗,使运行成本降低,而且能提高C2+组分的回收率。通过本发明工艺回收的轻烃(解吸气)可用于进乙烯分离系统制聚合级乙烯或作乙苯、苯乙烯、环氧乙烷、烯烃转化的原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从炼厂干气中回收轻烃的工艺流程图。
其中:101为吸收塔;102为富油/贫油换热器;103为解吸塔;104为冷箱;105为气液分离器;106为膨胀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工艺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炼厂干气中回收轻烃工艺来处理A炼厂干气,工况条件如表1所示。
炼厂干气首先进入胺吸收塔和碱洗塔除去干气中的H2S和CO2,经离心压缩机压缩至2.0MPa(A)后,脱除其中干气的杂质;然后进入油吸收塔,所用的吸收剂为C3、C4和C5组分的混合物,1.8MPa(A)的塔顶气在膨胀机中膨胀作功获得的低温来冷凝塔顶气中的C2+组分,塔顶气膨胀作功后温度降至-100℃。吸收塔塔底的富吸收剂进入解吸塔后将C2和C3等轻烃组分解吸出来从塔顶排出,初级产品气进入乙烯装置深冷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94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