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门槛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30074.5 | 申请日: | 200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1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屠振涛;狄成林;白昆程;张东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0150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门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门槛。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耐用的消费品逐渐进入普通家庭,近年来,中国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交通事故也随之节节攀升。为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保护乘客安全,我国于2006年7月1日开始实行《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对汽车发生侧碰时的安全性能提出要求。同时,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汽车的安全性也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要点之一。因此,通过优化汽车车身结构设计,提高车身侧面的安全性能,适应新的碰撞法规,并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要求是汽车开发商的当务之急。
在汽车车身结构设计中,汽车门槛结构对汽车发生侧碰时保护乘员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门槛大多采用门槛内板与门槛侧板及多个支架组成,汽车门槛的安全性取决于各部件的材料、厚度、结构及组合关系等等多个因素。若汽车门槛的结构刚性不足,在汽车受到冲击力较小的侧碰时,因门槛结构缺乏必要的刚性和强度,会给车身造成永久损伤,让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失,甚至可能对乘员身体造成轻度伤害;在汽车发生冲击力较大的侧碰时,车身侧面吸收撞击能量而过度变形,变形后的车身大幅压缩乘员使用空间,会直接威胁到乘员生存命。
为解决汽车门槛刚性不足的问题,汽车开发商多采用加厚汽车门槛的各个组成部件,尽可能增加板金零件翻边、尽可能增加各部件的折弯和加强筋等方式,来增加汽车门槛的刚性。但是,若汽车门槛刚性过强,在汽车发生冲击力较大的侧碰时,车身不能通过变形吸收巨大的撞击能量,而给乘客受到巨大冲击,同样会危及乘客人身安全。
在这些解决方案中,还存在诸如零件成型困难,生产工艺复杂,零件报废率大,生产成本高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门槛,提高汽车在发生侧碰时的安全性,并有效降低汽车生产和使用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门槛,包括:下门槛加强板、下门槛加强内板、前立柱下内板、下门槛加强内板前支架、下门槛加强内板中支架、下门槛加强内板后支架;
所述下门槛加强内板通过所述下门槛加强内板前支架、下门槛加强内板中支架、下门槛加强内板后支架三个支架焊接在所述下门槛加强板内部;下门槛加强内板前支架为“E”形结构;所述前立柱下内板焊接在所述下门槛加强板的前部。
优选的,所述下门槛加强板为带有边沿的凹槽形。
其中,所述下门槛加强板的左方面板、右方面板与中间底板三者共同构成“U”形,且左方面板中部具有凸块结构;
所述下门槛加强板的后方面板与中间底板成“L”形。
优选的,所述前立柱下内板中间具有内孔和加强筋,周边具有凹入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门槛加强内板中支架主体板为“ㄇ“形,主体板的前后两侧面板都连接有左、右两个支角。
优选的,下门槛加强内板后支架为“E”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门槛加强板、下门槛加强内板、前立柱下内板、下门槛加强内板前支架与下门槛加强内板后支架的厚度范围是1.1至1.3毫米,下门槛加强内板中支架的厚度范围是1.4至1.6毫米。
优选的,所述下门槛加强板、下门槛加强内板、前立柱下内板、下门槛加强内板前支架、下门槛加强内板中支架与下门槛加强内板后支架的制作材料为冷扎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下门槛加强内板前、中、后三个支架将下门槛加强内板通过焊接方
本发明下门槛加强内板前、中、后三个支架将下门槛加强内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下门槛加强板中部,前立柱下内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下门槛加强板的前部。可在汽车侧碰发生时,如撞击的冲击力较弱,汽车门槛较强的刚性可保证车身不会发生永久变形,降低消费者的维护成本;如撞击冲击力较强,汽车门槛中支架则通过有限的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以保证车内乘员不受巨大冲击,同时也保证车内足够的安全空间。
本发明汽车门槛各组成部件是采用极为成熟的汽车车身用普通冷轧钢板,因而加工工艺和生产工艺都十分成熟,稳定性更好,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门槛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板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板的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板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3所示下门槛加强板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内板平面图图;
图7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内板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内板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图6所示下门槛加强内板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前立柱下内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00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最小化待机功率的广播接收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电动控制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