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霉素C的纯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0714.2 | 申请日: | 200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明;刘垚;李继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501/28 | 分类号: | C07D50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雁漪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霉素 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霉素C的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抗生素的研究开发仍然以β-内酰胺类为主,尤其以半合成头孢菌素居多。头霉素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与头孢菌素相似,但在头孢烯母核C7上有一个α-甲氧基。
由于头孢烯母核C7上α-甲氧基的存在,提高了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尤其是对产生β-内酰胺酶的厌氧菌,如类杆菌有较高的稳定性。
头霉素C最早由年美国Lilly研究室于1971年发现的,它不仅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提供了更广泛的新的天然来源,也为头孢菌素的化学改造开创了一种新的类型——7α-甲氧基头孢菌素,也就是头霉素类抗生素。
目前,头霉素类抗生素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第二、三代头霉素类的合成都是从第一代头霉素C开始合成的。随着第二三代头霉素类抗生素广泛应用,头霉素C作为原料药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报道的头霉素C的制备方法生产能耗大、工艺复杂、收率比较低,易造成环境污染。
美国专利US4,332,891报道了的头霉素C提取纯化工艺,采用两种树脂吸附的方法,先经阴离子树脂吸附,经蒸馏水洗涤后,以氯化钠溶液洗脱头霉素C,再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以蒸馏水洗脱。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生产能耗大、工艺复杂,而且收率低、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能耗小、工艺简单、收率高的从发酵液中提取头霉素C的方法。
目前,头霉素C的制备方法包括发酵液预处理、提取、纯化、干燥四步骤。本发明的预处理和干燥过程与已报道的工艺相同,但提取纯化过程不同。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霉素C的纯化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经过预处理的头霉素C滤液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吸附;
b)用蒸馏水洗涤吸附树脂;
c)用醇水溶液洗脱头霉素C,收集洗脱液,即得到头霉素C的溶液。
步骤a)中大孔吸附树脂为HZ-803,步骤c)中醇水溶液为甲醇或乙醇水溶液。
步骤a)中滤液的pH值用4N的氢氧化钠预调为5.5~7.5,优选预调为6.0~7.0,更优选预调为6.5。
步骤a)中滤液的体积为柱体积的2~8倍,优选4~6倍,更优选为5倍;滤液的流速为0.25~3倍柱体积/小时,优选0.5~1.5倍柱体积/小时,更优选1倍柱体积/小时。
步骤b)中蒸馏水的体积为柱体积的0.5~3倍,优选1~1.5倍,更优选1.25倍;蒸馏水的流速为0.25~3倍柱体积/小时,优选0.5~1.5倍柱体积/小时,更优选1倍柱体积/小时。
步骤c)中醇水溶液的体积为柱体积的0.5~3倍,优选1~1.5倍,最优选1.25倍。
步骤c)中醇水溶液的浓度为30%~95%,优选50%~90%,最优选70%;pH值为1.0~3.0,优选1.5~2.5,最优选为2.0。
步骤c)中的洗脱液从1/5-1/4柱体积时开始收集。
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大孔吸附树脂HZ-803为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生产。
本发明的优选方法与US4,332,891的方法比较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0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摩装置
- 下一篇:防止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追尾的自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