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挠式管体的接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1479.0 | 申请日: | 200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德兴 |
主分类号: | F16L33/00 | 分类号: | F16L3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为 |
地址: | 台湾省高雄县林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挠式管体 接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挠式管体的接头装置,尤指由一主管体及至少一垫接环组成,而可供可挠式管体作快速结合及固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用途上常需利用到管体的结合,其中具有同位圆环槽的浪管,由于可作自由的弯曲,对施工者来说,确实对其施工提升了便利性,而被广泛的使用,首先请参阅图1,已知供给浪管结合的接头1,是在管体11上设以相对应的ㄇ形槽12,使形成具有弹性的扣片13,并令扣片13的端头形成一向内凹入的卡钩131,则可在将浪管2向接头1的管口插入后,藉由扣片13的卡钩131勾卡于浪管2周面的环槽21内,而达到在不使用工具下,完成令浪管2结合定位的作业。
次请参阅图2,为中国台湾新型第M246878号「浪管之结头构造」,该接头3包含一管体31及至少一内套管32,内套管32端头设有复数间隔的开槽321,而形成复数的弹性瓣片322,且该等弹性瓣片322的端头并向内缩形成一卡扣部323,内套管32以胶合或紧配方式插合于管体31端头定位,再将浪管4向内套管32的中空处插入,藉由弹性瓣片322端头内缩的卡扣部323勾卡于浪管4周面的环槽41内,而达到在不使用工具下,完成令浪管4结合定位的作业。
再请参阅图3,其接头8由一外管81及一内管82所组成,其中外管81前端为一压扣部811,内管82穿套于外管81中空处固定位,该内管82端头延设具弹性的卡钩821,可在浪管9穿套于内管82中空处后,利用卡钩821顶抵于浪管9的环槽91处,使浪管9无法退出,以达到结合的目的。
惟就前述的接头来说,虽已可达到结合及固定的效果,但并未臻完善,而有下列需加改善的缺点存在:
一、当将浪管穿入作结合及固定时,由于不论是卡钩或卡扣部,皆仅只有防止浪管拉出的定位效果,而插入的位置及深度则完全无法掌控,以致于配合各种功能形态的管体就会发生如图3所示插入太深,以致压扣部811无法按压,导致不能达到与配线盒90卡接或取下的功能,而影响到其实用的功能,则在后续的施工时会增加失败的可能性。
二、当管体设置卡钩顶抵定位时,由于ㄇ形槽的间隙较大,因此很难有效的防止渗透,而当设置弹性瓣片时,当浪管插入时弹性瓣片往外扩张,所以瓣片之间的间隙会再加大,故其防渗透性也是不佳,同时在组合后插入浪管时,如图1所示,为了供给扣片13的伸缩空间,因此浪管的外径会小于套接和内径以便于穿过,而使二者间不可能为一紧密组合,也造成防渗透性的不佳。
三、为了拥有适当的弹性,因此弹性瓣片或卡钩都须要有适当的长度,以致管体以必须随之增加长度,此不但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同时当配管有空间的限制时,也会影响到实用性。
四、由于在将浪管插入后呈一无法退出的状态,则当施工过程中遇到须要拆除或修改时,已知产品并没有更换的可能性,而是必须强力破坏接头与浪管的接合,不但导致一无谓的成本浪费,也会造成时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挠式管体的接头装置,在不使用工具下可令可挠式管体结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种可挠式管体的接头装置,藉由嵌块可经旋转或按压下沉而从嵌孔处离开,而可在施力外拉时令可挠式管体退出,来达到可拆解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挠式管体的接头装置,包括有至少一垫接环及一主管体,其特点是:所述垫接环为一断开的环体,于其内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肋,并在外周面设有至少一个嵌块;所述主管体为一中空长管体,其至少一端管壁设有与垫接环的嵌块对应的导沟,导沟的末端形成一嵌孔,且主管体的外周面与导沟相对应处设有肋柱;该垫接环内周面的凸肋可卡套于所述可挠式管体的环槽处,垫接环的嵌块可依主管体的导沟的导引进入嵌孔内定位。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挠式管体的接头装置,具有一垫接环,其特点是:所述垫接环为一断开的环体,于其内周面设至少一个凸肋,可束套于可挠式管体结合后,在垫接环的外周面涂抹黏胶后插入扩口接头或直管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德兴,未经曾德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1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丙烯腈纤维束PAN-基碳纤维初纤制造方法
- 下一篇:轮圈混色溅镀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