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煤无盐焙烧低碱浸出溶液补充氧化提钒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1483.7 | 申请日: | 200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旭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旭初 |
主分类号: | C22B34/22 | 分类号: | C22B34/22;C22B1/16;C2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14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煤 焙烧 浸出 溶液 补充 氧化 工艺 | ||
1、一种从含钒石煤中提钒的环保型工艺,以含钒石煤或以含钒石煤和含钒风化矿的混合矿为原料,经粉碎制粒焙烧和浸出提钒,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原料粉碎至60~80目后不加食盐,而加3%~8%的锯木屑制粒,自热焙烧。焙烧后的料球在中温条件下于低浓度的NaOH溶液中浸出,浸出时料球可以不粉碎,也可被粉碎(如用粉料浸出时则不加锯木屑),细粉状焙砂浸出时间虽可成倍缩短,但要增加相应的过滤工序;在从浸液中提出钒化物之前,需用少量的氧化剂如双氧水或次氯酸钠将浸液中的低价钒充分氧化成五价钒;随之可按常规工艺进行,即或萃取提钒,或离子交换提钒,或水解沉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不向石煤焙烧料中添加食盐,而掺入3%~8%的细粒状可燃物质,如锯木屑,谷糠等,使焙烧后料粒呈多孔状,有利于液体渗入(如用粉料浸出时则不加锯木屑)。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还在于浸出液中NaOH的浓度可降至2.5%,但以3%~5%为宜,浸温高于室温,如40℃~70℃。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还在于为了提高从浸液中提取钒化物的数量和质量,向浸液中加入了少量的氧化剂,如双氧水,次氯酸钠,高锰酸盐之类,例如加市售的双氧水时,其量为液量的0.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旭初,未经何旭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14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