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原位生长In2O3纳米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1592.9 | 申请日: | 200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2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社强;梁迎新;聂棱;万青;王岩国;邹炳锁;王太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15/00 | 分类号: | C01G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原位 生长 in sub 纳米 方法 | ||
1.一种低温原位生长In2O3纳米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采用常规方法在基片上先镀上厚度在100—2000纳米范围内的In膜,然后再镀上厚度在20—100纳米范围的Au膜;
(2)将镀有In膜和Au膜的基片放入一个真空加热系统中,对真空加热系统抽真空至0.5帕以下后,再用高纯氩气对真空加热系统洗气至少2遍,向真空加热系统内通高纯Ar气,流量为20—100厘米3/分钟;
(3)对镀有In膜和Au膜的基片加热进行第一次退火,使其迅速升温至130℃,并在该温度下维持20—30分钟,整个退火过程中用机械泵对真空加热系统进行抽低压至1333.2-13332帕;
(4)在镀有In膜和Au膜的基片温度降至室温后,重新对真空加热系统抽真空至0.5帕以下,将通入真空加热系统的高纯Ar气改为由高纯Ar气和高纯O2气组成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高纯O2气含量范围为0.03%—0.1%,混合气体流量为20—100厘米3/分钟;
(5)对镀有In膜和Au膜的基片加热进行第二次退火,使其迅速升温至400℃,并在该温度下维持20—30分钟;整个退火过程中用机械泵对真空加热系统进行抽低压至1333.2-13332帕;待真空加热系统降至室温后取出样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原位生长In2O3纳米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真空加热系统为配备有圆盘状加热器的真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15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