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音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5224.1 | 申请日: | 200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3 | 分类号: | H04M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音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特别是一种具有直接执行静音功能的静音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电话(Voice over IP,VoIP)服务指将语音信号压缩成数据数据封包后,在IP网络基础上传送的语音服务,透过开放性的因特网,传送语音的电信应用服务。由于因特网具有全球相连的特性,及易于整合语音、数据及图像信号进行处理与传输的优势,因此网络电话服务较传统公众电话服务更能符合整合性(Convergence)、全球性(Globalization)、实时性(Immediacy)与移动性(Mobility)的通讯的主流趋势。
使用网络电话有下列优点:第一由于网络电话将声音信号以数据封包的形式在IP数据网络(IP Network)上做实时传递,不再如传统的电信网络那样独占一条通话线道。第二可提供比拟传统电话的高稳定通话品质,更同时兼顾高质量语音服务。第三使用时只需依照传统电话操作方式,就可使用网络电话,不需等待、不需键入一大串号码,简单方便、即打即通。第四可因时制宜,随时依据实际需求增加线路。
一般来说,网络电话通常搭配耳机麦克风或是USB网络电话来使用,不过两者都不算是完美的选择。耳机麦克风的质量良莠不齐,因此通话质量除了受网络状况的影响,也与耳麦的质量有关。用耳机麦克风来讲网络电话,比较不方便的地方是:除非正好坐在计算机前,不然常常因听不到来电响铃,而漏接网络电话的来电。USB网络电话是另一个比较受欢迎的选择,来电时会响铃,使用上也与一般电话无异,但缺点则是接上USB网络电话后,计算机喇叭就无法发出声音了,因此需手动来设定音效装置。
再者使用者透过耳机麦克风搭配网络电话与对方通话时,若遭受他人打断且不愿他人听见谈话内容,却又不好意思马上挂断的电话时,都必须透过手动方式设定计算机中的音效系统,以达到静音功能。
然而,现有的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并不具有静音功能,所以当使用者欲执行静音功能时,必须在开启计算机,操控外围设备在计算机屏幕上执行静音功能,而当使用者预再恢复的前功能时,仍需要在执行上述的动作,方可继续恢复通话。因此,现有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设计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音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静音控制装置,设置于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中,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用以接收外界环境的语音,包含有静音单元及显示单元。静音单元用以截断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所接收的语音,并送出静音信号。显示单元接收静音信号后启动,用以显示静音单元的目前操作状态。
本发明的静音控制装置主要特点为可直接设计在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上或是在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的麦克风在线,使使用者可在使用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时,直接执行静音功能。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静音控制装置的方块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静音控制装置的位置摆放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静音控制装置的详细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静音控制装置2的方块图,设置于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1中,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1用以接收外界环境的语音,包含有连接单元10、静音单元20及显示单元30。其中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1为无线或有线的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1。其中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1为电容式麦克风、动圈式麦克风或是硅晶式麦克风。其详细的运作及连接方块,将在以下的段落中描述。
连接单元10的输入端11与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1相连,连接单元10的输出端12与静音单元20的输入端21连接,静音单元20的输出端22与显示单元30的输入端31连接,以显示静音单元20的目前的操作状态。
连接单元10用以与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1相连。静音单元20用以截断网络电话的耳机麦克风1所接收的语音,并送出静音信号。其中静音单元20包含拨动开关、按钮开关及旋转开关。显示单元30接收到静音信号后启动,用以显示静音单元20的目前操作状态。其中显示单元30为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52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