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果调味料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5766.9 | 申请日: | 2006-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4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杏辉 |
主分类号: | A23L1/22 | 分类号: | A23L1/22;A23L1/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果 调味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果调味料。
技术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衣、食、住、行物质要求也断提高,其中对“食”的要求更为重要,自古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改革的春风吹遍整个神州大地,随着我国参加世贸组织,国际贸易较为宽松,水果进出口关税更为低廉,我们可谓尝遍人间水果;即便如此,但各种水果都生与俱来有自己独特味道,就算再酣甜的水果,吃多也因些而产生厌腻感甚至涩味;故由此人们想出许多方法,对水果的味道进行调整,如我们可在较多水份的水果上添加些小食盐来改变味觉,西方人喜欢在用水果与色拉搅拌混食等。但这些都不能符合大众口味,或不符合我们东方人有“食在天然”健康的饮食习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取之天然植物的水果调味料,一种符合我们东方人口味的、调整水果原有的味道,其具有开胃、消食的作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果调味料,包含有山姜和陈皮,所述的山姜和陈皮是经过研碎后按质量比为:山姜5%~95%,陈皮5%~80%,食盐3~6%调和而成。
或,质量百分比材料成为:山姜37%~80%、陈皮60%~15%,食盐3~5%。
更优的,质量百分比材料成为:山山姜67%~80%、陈皮80%~67%,食盐3~6%。
上述山姜,植物生长年龄二年以上。
上述山姜干化处理后需经去泥、洗净、去皮处理。
上述山姜需经去除10%~90%水份的干化处理。
上述山姜需经研磨机研磨成细丝状或颗粒状。
上述陈皮需经研磨机研磨成粉末状。
因山姜味道带少辛辣,可对水果原味进行调整,而陈皮则是芸香科植物橘的干燥成熟果皮,气香、味辛、微苦,具有导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健食作用;二者均取材于天然植物,调和在一起对任何水果都有调味、对人体又有健胃功能,不失为中国式的“色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产品的研制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利用沙姜和陈皮经过研碎后按质量比为:山姜5%~95%,陈皮5%~80%,食盐3~6%调和而成。其优选质量百分比材料成为:山姜37%~80%、陈皮60%~15%,食盐3~5%,而最佳质量百分比材料成为:山姜67%~80%、陈皮80%~67%,食盐3~6%。
在选山姜材料时应选择俗称“老山姜头”,其植物生长年龄二年以上,其中3至4年龄之间为最佳。而陈皮则可选用经加工后的完成陈皮材料。
山姜采集后需将其表面上的污泥除掉并清洗干净,然后刨去其表面上的薄皮、须根等;因山姜是一种多折、根状茎草本植物,可适当将其切成小块,以方便除皮、清洁、研磨等。
经上述工序后,再将其除去10%~90%水份的干化处理,最佳为去除80%的水份。
山姜干化处理后再通过刀片式研磨机将已经去皮、干化的山姜研磨成细丝状或颗粒状。而陈皮也需经研磨机研磨成颗粒粉末状。
按上述的质量比进行调和,因山姜经脱水工序,陈皮也是经干化的材料,故本发明所得产品外表呈疏松的糠状产品、而色泽呈金黄,非常惹人胃口。
将糠状水果调味料均匀地涂于被切开番石榴、苹果的切面上,或切成小块与本发明的水果调味一起置于食用容器上,经搅拌,即可食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杏辉,未经黄杏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57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光源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背光单元
- 下一篇:生产N-卤代有机化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