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吸盘式机械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5886.9 | 申请日: | 200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8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吕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爱民 |
主分类号: | B25J9/02 | 分类号: | B25J9/02;B25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吸盘 机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行业的冲床自动化控制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真空吸盘式机械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冲床装夹工具,多是采用夹钳来夹紧材料,进行冲压工件,但这种夹钳式的装夹因占据夹紧部分的材料一端的面积,使得这部分边缘的材料无法冲孔,且夹紧时,需上下嵌合起才能夹住材料,下夹嵌部分就会妨碍和干涉工件在平面运转的范围,所以,必须用一种只粘住材料的上表面,且下表面不能有任何突起的方法,才能使工件得以在平面上移动,而满足工件能够在任意位冲孔。
而因已有夹钳式数控冲床,只能用于冲压大板或整板,而钣金或五金行业也经常有需下料的小板,无法在已有数控冲床上冲孔,大多数是在普通冲床上用模具单冲,或复合冲,其精度、效率都无法保证,且投入模具费用很高,特别对单件小批量或试制产品,几乎很多企业都会一筹莫展,这是行业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冲床上数控自动送料系统的吸盘式机械系统。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吸盘式机械系统包括机械手、移动平台以及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机械手的下部连接一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利用真空吸盘的原理,在工件上表面将材料紧紧吸住,由于其利用吸盘原理而能使得材料不受质地限制的,对任何材料(如:铁、塑胶、铜、铝等)都能适用,同时可在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其机械手在X、Y轴的平面上做自由移动,从而满足工件冲任意孔的需求,这项发明是被运用在数控自动送料系统的冲床或称数控冲床上,而得以适用。
其工作原理为:
当控制模块发出下行指令,机械手臂向工件方向移近,当真空吸盘触及工件表面,真空泵驱动的真空吸盘将工件的表面紧紧吸住,控制模块指令其机械手臂在X、Y轴平面移动,自动送料。且其精度能精确在0.1MM以内。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真空吸盘式机械系统运用了真空泵吸著原理,利用机械手代替人手送料而组成的。大大提高了冲床的精度和效率,并降低了工作成本,及基本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对解决钣金及五金行业上单件小批量或试制产品的效率及精度的保证克服了小孔距尺寸在小块板料上因夹持工件的钳口下部与模具干涉而无法加工的行业难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真空吸盘式机械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真空吸盘式机械系统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真空吸盘式机械系统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真空吸盘式机械系统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真空吸盘式机械系统的结构、特点和目的。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真空吸盘式机械系统10包括机械手11,以及移动平台15,以及控制模块13,其中,通过控制模块13控制其机械手11在X、Y轴的移动平台15上做自由移动,从而满足工件冲任意孔的需求,这项发明是被运用在数控自动送料系统的冲床或称数控冲床上,而得以适用。
图2,图3,图4为本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机械手11的下部连接一真空吸盘12,所述真空吸盘12利用真空泵30驱动,在工件20上表面将材料紧紧吸住,由于其利用吸盘原理而能使得材料不受质地限制的,对任何材料(如:铁、塑胶、铜、铝等)都能适用。
其工作流程为:当控制模块13发出下行指令,机械手11向工件20方向移近,当真空吸盘12触及工件20表面,真空泵30驱动的真空吸盘12将工件的表面紧紧吸住,控制模块13指令其机械手臂11在X、Y轴的移动平台15移动,自动送料至冲压床14上。且其精度能精确在0.1MM以内。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真空吸盘式机械系统运用了真空泵吸著原理,利用机械手代替人手送料而组成的。大大提高了冲床的精度和效率,并降低了工件成本,它是特别对改进钣金及五金行业上单件小批量或试制产品的效率及精度的保证克服了小孔距尺寸在小块板料上因夹持工件的钳口下部与模具干涉而无法加工的行业难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为本发明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爱民,未经吕爱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58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制文件到嵌入式设备中的方法
- 下一篇:自动提示绕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