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盏花素聚合物纳米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5980.4 | 申请日: | 200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8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明;罗国安;刘明星;刘清飞;梁琼麟;李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8 | 分类号: | A61K31/7048;A61K47/34;A61P9/10;A61P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9085广东省珠海市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盏 聚合物 纳米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特别是关于一种灯盏花素聚合物纳米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灯盏花素(Breviscapine)是从菊花短亭飞蓬属植物灯盏花[Erigeronbreriscapus(vant)Hand mazz]中提取的黄酮类有效成分,它是灯盏花乙素为主和含有少量灯盏花甲素的混合物。灯盏花乙素的化学结构为4,5,6—三羟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苷。在治疗脑血栓、脑梗塞、中风后瘫痪、冠心病和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上有显著疗效。药理研究表明,灯盏花素可以扩张脑血管,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对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抑制体内凝血功能等。临床多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如脑血栓、脑梗塞、冠心病和心绞痛等。
但灯盏花素的体内吸收较差,生物利用度低,在体内消除速度很快。因此,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灯盏花素传统剂型,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基于灯盏花素的特点,国内对改变它的新型输送方式作了大量研究,如为了提高注射剂的稳定性,或改善药物的溶出速度,在注射剂中加入亚硫酸氢钠等抗氧剂(CN1187356),制备注射用灯盏花素粉针剂(CN1133180A,CN1095934A),制备灯盏花素软胶囊(CN1228959A)、缓释微球(CN1565472)、磷脂复合物(CN1359682A)、脂质体(CN1444948A)等。
新兴的纳米药物传输系统(Nano Drug Delivery System,NDDS)具有可控释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可达到靶向输送的目的;可在保证药物作用的前提下,减少给药剂量,从而避免或减轻毒副反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药剂学领域关注的热点。
但是上述技术中尚处摸索阶段,还没有产品及成熟的生产方法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灯盏花素为模型药物,聚合物纳米粒为载体材料制备的灯盏花素聚合物纳米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灯盏花素聚合物纳米粒制剂,由灯盏花素与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制备而成,其中灯盏花素和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5~20。
本发明制备灯盏花素聚合物纳米粒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1份重的灯盏花素和5~20份重的聚合物完全溶于适量的易挥发有机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A;
2)取0.04~0.32份重的表面活性剂加入适量水中,配成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4.0%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B;
3)然后将溶液A滴加到溶液B中,形成混合溶液C;
4)在室温下,充分搅拌混合溶液C,直至易挥发有机溶剂完全挥发;
5)经过微孔滤膜,所得滤液经灭菌,分装后,即得灯盏花素聚合物纳米粒混悬液制剂。
作为优化,所得灯盏花素聚合物纳米粒混悬液在-50℃下,还可以进一步冷冻干燥成为粉剂。
作为优化,所述微孔滤膜规格为0.45μm;分装灯盏花素聚合物纳米粒制剂的包装瓶内充有N2。
作为优化,所述聚合物包括聚乳酸或乳酸—羟乙醇酸共聚物。
作为优化,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泊洛沙姆或烷基多糖苷或者任意比例的二者混合物。
作为优化,所述易挥发有机溶剂为甲醇或乙醇或乙酸乙酯与丙酮的混合溶剂,其体积比为2:3;或者乙腈与丙酮的混合溶剂,其体积比为2:3。
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用灯盏花素聚合物纳米粒制备的口服剂或注射剂,能够达到改善灯盏花素口服吸收较差,生物利用度低,体内消除速度快等缺陷的目的,从而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有利于心脑血管病灶部位的吸收,增加灯盏花素对心血管疾病的疗效。
2、本发明灯盏花素聚合物纳米粒制剂的载体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良好生物相容性等特性。
3、本发明提供的制备灯盏花素聚合物纳米粒的方法为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其操作简单易行,无需使用耗能较高的如超声粉碎仪,高压剪切机,高速分散仪等设备;所采用有机溶剂毒性小,制备条件温和,不受温度限制,所用的有机溶剂很容易挥发完全,同时只需温和搅拌,可使水和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达到乳化效果。
4、本发明的灯盏花素聚合物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00~400nm,呈球形,而且分布均匀,形态规整,平均包封率为75.0%~9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未经珠海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5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镁合金表面多层镀镍溶液及其多层镀镍工艺
- 下一篇:一种绿色蔬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