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气气囊圈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0890.4 | 申请日: | 2006-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高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高才 |
主分类号: | B63C9/105 | 分类号: | B63C9/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2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救生 | ||
1.本“蓄气气囊圈救生器”是由防水裤、浮体气囊圈、扁弹簧、防水气囊圈、颈圈、翻盖,避水器,及附设的固体腰圈、防渗隔膜和辅助设置阀门、气嘴、制动轮、铰链、气压表等,并依次串联安装,由自扣圈,膨胀紧固圈将各连接、紧固连接形成密闭一体的蓄气型水上救生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气气囊圈救生器”其特征是:本救生器备用时,浮体气囊圈是本救生器的蓄气设备,使用时、它通过阀门将其蓄储的气体由气嘴传导输入防水气囊圈,使其膨胀变形而作用,而浮体气囊圈仍不失可浮体载重的功能,并与下部的防水裤、上部的防水气囊圈对接后由自扣圈将其上、下紧固连接,构筑成对求救使用人员肢体全包容的球圈状防护屏障。
3.根据权利1,所述的“蓄气气囊圈救生器”其特点是:扁弹簧下支承圈与浮体气囊圈上平面对接,上支承圈与颈圈下端对接,并由螺栓均佈将两端紧固连接,其作用增强浮体气囊圈、防水气囊圈、颈圈三者连接的钢性、支撑防水气囊圈的内壁空间,使防水气囊圈更具克服其外部横向和竖向的外作用力。
4.根据权利1,所述的“蓄气气囊圈救生器”其特点是:空气通道避水器设计成“十”字形,空气由“十”字平行的两端入口进入,经过“十”字竖直部顶端圆口进入“十”字竖直下端的救生器内、在“十”字平行横与“十”字竖直部相交的根部各设有一个水浮子,一旦进气口端部有过急浪水涌入,水浮子即行浮起,阻止水浪涌入;一旦水势减弱,涌入浮子底部的水由底部的小孔流出,水浮子又回落原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高才,未经王高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08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高效钻井液筛分筛网
- 下一篇:隐形纱窗的纱窗网卡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