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塔水汽回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2799.6 | 申请日: | 200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1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郑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平安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B5/00;B01D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平 |
地址: | 710043陕西省西安市火炬路7号东***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塔 水汽 回收 方法 | ||
1.一种冷却塔水汽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实现步骤包括
1)在冷却塔内设置水膜,
2)水膜回收水汽:
(1)水蒸汽和微细水珠与水膜进行热交换,部分水蒸汽和微细水珠冷凝成水滴,下落回收;
(2)水蒸汽和微细水珠与水膜发生碰撞,部分水蒸汽和微细水珠凝结成水滴,下落回收;
(3)水蒸汽和微细水珠与水膜进行热交换和碰撞后,部分水蒸汽和微细水珠形成较大的、便于凝结成水滴的微细水珠;
(4)水蒸汽和微细水珠与水膜进行热交换和碰撞后,剩余的水蒸汽和微细水珠被水膜降温,成为温度较低的水蒸汽和微细水珠;
水膜回收水汽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水汽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膜回收水汽之前,先用水雾回收水汽;所述水雾回收水汽的实现步骤包括:
1)向水膜下方通入水雾;
2)用水雾回收水汽:
(1)水蒸汽和微细水珠与水雾进行热交换,部分水蒸汽和微细水珠冷凝成水滴,下落回收;
(2)水蒸汽和微细水珠与水雾发生碰撞,部分水蒸汽和微细水珠凝结成水滴,下落回收;
(3)水蒸汽和微细水珠与水雾进行热交换和碰撞后,部分水蒸汽和微细水珠形成较大的、便于凝结成水滴的微细水珠;
(4)水蒸汽和微细水珠与水雾进行热交换和碰撞后,剩余的水蒸汽和微细水珠被水雾降温,成为温度较低的水蒸汽和微细水珠;
水雾回收水汽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塔水汽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膜为完整水膜或具有间隙的组合水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塔水汽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膜为单层水膜、双层水膜或多层水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塔水汽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膜是沿冷却塔轴向交错设置的复合层水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塔水汽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膜回收水汽之后,在冷却塔出口处,具有低温空气自然回收水汽,该低温空气自然回收水汽的实现步骤包括:
1)完成水膜回收水汽之后剩余的、温度较低的水蒸汽和微细水珠上升至冷却塔出口处,与外部冷空气相遇;
2)水蒸汽和微细水珠与外部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后,部分水汽凝结成水滴,下落回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塔水汽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膜回收水汽之后,在冷却塔出口处,进行低温空气自然回收水汽,该低温空气自然回收水汽的实现步骤包括:
1)完成水膜回收水汽之后剩余的、温度较低的水蒸汽和微细水珠上升至冷却塔出口处,与外部冷空气相遇;
2)水蒸汽和微细水珠与外部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后,部分水蒸汽和微细水珠凝结成水滴,下落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平安,未经郑平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27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山冲浪游艺滑梯
- 下一篇:一种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