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金属铜表面上制备超疏水性表面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3015.1 | 申请日: | 200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1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民;郭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5D7/14 | 分类号: | B05D7/14;B05D3/10;B08B3/12;C23G1/00;C09D5/16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表面上 制备 疏水 表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金属铜表面上制备超疏水性表面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同时具有超疏水、超疏酸和超疏碱性表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科学研究和薄膜的制备技术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这种研究和技术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物理化学的材料领域研究中,人们对材料的疏水和亲水性能的研究已经逐渐成熟,关于亲水和疏水材料的专利和产品在20世纪就出现很多。同时人们发现一些植物叶片,如荷叶、芋头叶和稻草叶等,具有超疏水性能力和自净能力。经研究发现超疏水性植物表面的奇特结构性质赋予了它们超强的自净能力,这种能力被人们称之为荷叶效应,同时这种效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在化学模拟生物体系的研究中,超疏水性表面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领域之一。研究超疏水性表面对深入认识自然界中具有超疏水性植物和设计新的高效纳米薄膜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它可以用来防雪、防污染、防腐、抗氧化以及防止电流传导和自净等。
超疏水性表面一般是指与水滴的静态接触角大于150°的表面。接触角是衡量表面疏水能力的标准之一。一般说来,如果接触角大于90°,称为疏水表面;反之,称为亲水表面。判断一个表面的疏水效果时,除了考察其静态接触角大小的同时,更要考虑到它的动态过程,一般用滑动角或者滞后角来衡量。滑动角定义为前进接触角与后退接触角之差,滑动角的大小同时代表了一个薄膜表面的滞后程度。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疏水表面既要有较大的静态接触角,同时更应该具有较小的滑动角。
同时研究发现,固体表面的润湿性能由其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几何结构决定。具有双层结构(微米结构和纳米结构的复合结构)的表面是固体表面超疏水的前提。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者在这方面许多探索和研究。申请号为0212155.3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同时具有超疏水、超疏酸和超疏碱性表面的纳米纤维。该制备方法具有疏水效果好,性能稳定等优点。CN1613565A公开了一种超疏水微细结构表面的制备方法,采用湿化学法在玻璃或硅片表面制备出氧化锌结构微细表面,然后采用分子自组装进行表面修饰后可得一种接触角大于150°且接触滞后小于5°的超疏水表面,制得的表面具有优良的超疏水和自洁性能。申请号为01120628.4,提供了一种具有超疏水性表面的聚合物纳米纤维束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聚合物纳米纤维束表面不需要任何表面处理即表现为超疏水性。
以上所述的目前常用的方法普遍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不能大面积制备,大都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只适用于实验理论研究方面。如何使用简单的易行的方法制备出稳定的超疏水性表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金属铜表面提供一种同时具有超疏水、超疏酸和超疏碱性表面的方法,制备方法简单,而且超疏水性能稳定,表面的气孔率大于90%。
本发明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在金属铜表面上制备超疏水性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属铜板置于过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浸泡10-15天,用去离子水清洗、风干;把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旋涂到金属铜板表面,在空气的气氛中100-120℃干燥1-2小时。
将纯水、酸或碱滴到所制的同时具有超疏水、超疏酸和超疏碱性表面的铜表面上进行接触角测定,接触角均大于150°。测定所用的酸为盐酸,所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或氨水,所用溶液的pH值为1-14。
本发明的同时具有超疏水、超疏酸和超疏碱性的铜表面,在许多方面均有良好的用途:
1、本发明的金属铜表面具有不粘水、不粘酸和不粘碱的特征,可用于金属铜表面的防污和防锈。
2、本发明的金属铜表面可用于水中运输工具或水下潜艇上,可以减小水的阻力,提高行驶速度,减小噪音,和减小摩擦和防止腐蚀。
3、本发明的同时具有超疏水、超疏酸和超疏碱的铜表面可以用来腐蚀性液体的管道运输,可用于无损失超微量液体的输送。
4、可用于微量注射器针尖上,可以完全消除昂贵药品在针尖上的粘附及由此带来的对针尖的污染。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出的铜表面,具有以下特点:
1、制备工业简单,原料易得。以金属铜为原料,经过预浸泡处理和化学修饰,制备仿生超疏水性表面。
2、所制得的金属铜超疏水性表面具有微米结构和纳米结构共存的双层结构,该表面出现超疏水性,即对水的接触角大于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3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束带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叶片数控加工的柔性多点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