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育苗筒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3622.8 | 申请日: | 2006-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7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丁荣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荣吾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2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育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育苗筒。是专门为植物从幼苗培育到定植过程而设计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育苗筒。
背景技术
许多植物,如茄子、棉花、葡萄、树苗等等,均需经过播种→育苗→定植的过程。由于受植物种类不同、土壤品质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所需的时间差异很大等等因素的影响,育苗至移栽定植过程需规范的操作技术,否则就会影响苗木的成活率。为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品质,人们也在不断地探索一些先进的栽培技术和新的器具。但是科研人员往往更多地关注对土壤添加营养成分,以及更多地关注土壤以上的保护措施,而忽视了对苗木在土壤中根部生长的研究和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植物从幼苗培育到定植过程而设计的一种筒状、无底、直通、可变径的植物育苗筒。可使幼苗从培育到定植期间在土壤中健壮生长、而且在起苗、运输、定植全过程均起到保护苗木根部的不受损坏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及品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植物育苗筒,呈无底直筒状,在筒壁的内侧分布有凹体。
在所述的植物育苗筒的筒壁上沿轴向设有对接边,于对接边上设有至少有一组的连接固定扣。
在所述的植物育苗筒筒壁的内侧分布有凹体,凹体可以是方形、梯形、弧形或者是齿形。
育苗筒的筒体由可塑性较强的塑料树脂制成。
本发明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和先进性:
1、育苗筒的直筒无底结构,符合苗木的主根系垂直向下生长的特性,可引导主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筒内苗木的根系、土壤与苗床底部及周边的土壤连成一片,形成水、肥、微生物互动互补的条件。
2、筒壁内侧的分布的凹体结构,又顾及到侧根、根须伴随主根横向生长的特性,为侧根、根须的伴生提供布根的空间;由于凹体的存在,育苗筒内植物的侧根、根须与筒内的土壤、水分、养分才能紧密结合,形成根、土、水、肥一体化的母土状态,不会因移动而脱落;筒壁上的凹体使筒壁形成的凹凸面有利于保温、保湿,能有效延长苗木存活期并减轻运输过程中的损伤;筒壁上的凹体相当于筒体的加强筋,可以使筒体更牢固。
3、筒壁上沿轴向设有对接边,当对接边打开时育苗筒可展平呈一平面体,平面产品比筒状产品在生产工艺上要简单得多,而且成本低,也方便于运输和存放;使用时只要通过固定扣把对接边连接上便卷成筒状即成育苗筒,操作十分简便;若连接固定扣设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可以用来调节育苗筒的筒径的大小。
4、育苗筒由可塑性较强的塑料树脂制成,易生产、成本低。使用时卷成筒状即可育苗;移苗时带筒起苗,可保护大部分根系不受损伤,而且保留了苗木原生期的母土;定植时,解开固定扣,即可将筒体与苗木及苗木根部上的母土分离,苗木定植后,母土可以和新土形成过渡层,有利于苗木逐步适应新的土壤环境;育苗筒可回收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展开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筒体 2-凹体 3-对接边 4-连接固定扣
5-插孔 6-折片 7-苗木 8-土壤
9-苗木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由可塑性较强的塑料树脂成型而成,厚度为0.1mm,直径为80mm。在筒体(1)的筒壁内侧分布有5×5组凹体(2),凹体呈小梯形;筒壁上沿轴向设有对接边(3),对接边上设有一组连接固定扣(4),每对固定扣由设于一边的插孔(5)和设于另一边的折片(6)构成。
本发明可视苗木的品种确定其规格,一般厚度在0.08-0.55mm、直径可在50-150mm、高度可在80-260mm的范围内变化。可预制不同规格的育苗筒,以满足不同品种苗木根系生长发育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荣吾,未经丁荣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36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板的条结构以及其阵列
- 下一篇:触摸屏及触摸屏用薄膜材料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