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杨树大斑溃疡病的新药剂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3661.8 | 申请日: | 200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魏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兆峰 |
主分类号: | A01N47/28 | 分类号: | A01N47/28;A01N25/14;A01P3/00;A01N4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3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杨树 溃疡 药剂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防治杨树大斑溃疡病的新药剂。
背景技术
在人类与杨树大斑溃疡病进行较量的过程中,杨树大斑溃疡病菌也发生了变异,并且产生了抗药性等。现在的杨树大斑溃疡病菌在原来基础上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异,虽然都属于大斑溃疡病菌,但是类别之间又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因此,使用多年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对杨树大斑溃疡病的防治效果都已经显著下降了。
近年来,我们在防治杨树大斑溃疡病的实践中,尤其在针对杨树大斑溃疡病菌的抗药性方面做了大量对比试验和观察,总结并优选出了一种有效防治杨树大斑溃疡病轮药剂的配制方法,通过大量生产实践证明,该复混药剂对防治果树轮纹病的有效率达95%以上,深受林农们的喜欢。
发明内容
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观察,弄清了杨树大斑溃疡病菌的发病机理和潜伏、侵染、变异的规律:该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皮内越冬,越冬菌丝于3月上中旬开始发病,形成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5月为发病盛期。分生孢子借风、雨及昆虫传播,病菌从枝干的小伤口侵入。管理不善、立地条件差、生长衰弱的林分发病重。移植时伤根过多,栽后灌水不及时易诱发此病。不同品种和无性系,发病程度不同,I-107、I-108、I-72、I-69、中林23、中林28和中林46比较抗病,24和路易莎杨易感病。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就是针对杨树大斑溃疡病菌变异、侵染、传播的规律和特点,有效防治杨树大斑溃疡病菌必须根据病菌变种的实际,增强复混药剂抗酸的效力和剂量,在关键时期进行铲除性防治,从而达到有效杀死病菌的目的。
我们在防治杨树大斑溃疡病菌的实践中,为配制出有效的复混药剂先后采取了7种不同的配方和剂量,进行了比对实验。通过筛选,下列配方和剂量效果最好,总有效率为95%以上。
防治杨树大斑溃疡病菌复混药剂组方中的药物成分和剂量如下:
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 2份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3份
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2份
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3份
将以上4种粉剂按所需的量混合搅拌均匀,用50倍--100倍的水稀释,再加入20-30倍的水稀释的腐必治或灭腐灵药液3份,就可配制出防治杨树大斑溃疡病菌的强效复混药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强效防治杨树大斑溃疡病复混药剂的配制过程是将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20克、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克、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20克、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克复混搅拌均匀,用5000克水稀释药物粉剂,加入20-30倍的水稀释的灭腐灵药液30克,就配制出强效防治杨树大斑溃疡病菌的复混药剂。
使用方法:3月上中旬树木开始返青时,就用该复混药剂喷吐树干,铲除越冬病菌;4月--5月当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手压即有液体流出,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液体,内有大量细菌,病部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时,用三角刀将病斑纵向深划后涂抹该复混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兆峰,未经魏兆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36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