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艾蒿叶面条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4815.5 | 申请日: | 200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8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顾友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友恒 |
主分类号: | A23L1/16 | 分类号: | A23L1/16;A21D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1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艾蒿 叶面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面制食品,尤其涉及一种用艾蒿叶制作食用面条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身体营养和保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让人们自己搭配食品进行营养和保健,已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制作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保健食品则解决了他们生活的后顾之忧,既增加了营养又去除了疾病。艾,又名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家艾、甜艾、草蓬、艾蓬、香艾、阿及艾等。它味苦、性辛温,宜入肝、脾和肾,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虚寒引起的月经过多,崩漏以及妊娠下血、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痛经等病症。与地肤子和苍生等混合后水煎熏洗可治湿癣瘙痒。把艾叶阴干揉成艾绒制成艾条,是针灸治病的主要药品。现代研究表明,艾叶含挥发油约0.02%,主要成分为桉油精、a一侧柏酮、倍半萜烯醇等。另据报道,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水芹烯、毕澄茄烯、侧柏醇等。此外,还含蒿醇、反式一香苇醇、石竹烯、4一松油烯、a一松油醇、腺嘌呤、胆碱、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及淀粉酶等。故有较强的平喘、杀菌、抑菌等作用。野艾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含侧柏酮、豆甾醇、B一谷甾醇、a一香树脂醇及其乙酸酯、a一及B一蒎烯、羊齿烯醇、去氢母菊酯等。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8一桉叶素、o【一及B一蒎烯、侧柏酮等。野艾叶还含有廿四醇、B一谷甾醇、L一甲基肌醇、Z一肌醇及丰富的碘等物质。故有抗菌等功用。日本将艾蒿的提取物作为保健食品添加剂,制作减肥食品。他们将艾粉碎,用乙醇、水等加热,得到提取物,内含咖啡酸、咖啡平宁酸等物质,制成添加剂,用来加工减肥食品。因咖啡酸等成分可使体内糖类完全分解,防止并抑制胆固醇等的生成,促进血液和肝脏的类脂化合物代谢等,从而达到减肥效果。 艾的营养价值也很高,据报道:每百克野艾嫩茎叶含水分74克、胡萝卜素5.28毫克、维生素Bz0.33毫克、维生素c11毫克及其他营养成分。其风干叶含蛋白质25.85%,脂肪2.59%,矿物质10.13%及维生素等成分。人类对艾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还是很有限的,如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借鉴我国民间和古代食用经验,古老的保健艾食一定会再绽新花。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健艾蒿叶面条,艾蒿叶面条含挥发油约0.02%,主要成分为桉油精、a一侧柏酮、倍半萜烯醇等。另据报道,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水芹烯、毕澄茄烯、侧柏醇等。此外,还含蒿醇、反式一香苇醇、石竹烯、4一松油烯、a一松油醇、腺嘌呤、胆碱、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及淀粉酶等。每百克野艾嫩茎叶含水分74克、胡萝卜素5.28毫克、维生素Bz0.33毫克、维生素c11毫克及其他营养成分。其风干叶含蛋白质25.85%,脂肪2.59%,矿物质10.13%及维生素等成分。具有较强的平喘、杀菌、抑菌等作用。生产本产品的原料充足、生产方法简单、易操作、食用方便。
一种保健艾蒿叶面条的生产方法,其原料为:小麦粉占78~82%,小米粉占8~10%,玉米粉12~16%,艾蒿叶2~3%。
生产方法是:先将艾蒿叶用冷水浸泡、洗净、晾干,然后粉碎成颗粒大小为200-400目的艾蒿叶粉。按一定比例小麦粉、小米粉、玉米粉和艾蒿叶粉混合后,加入适量的含碘盐和水分,上面条机加工成形,晾干,包装即为成品,供人们食用。
实施例
生产该艾蒿叶保健面条的原料为:
小麦粉占77%,小米粉占11%,玉米粉12%,艾蒿叶2%。
先将艾蒿叶用冷水浸泡、洗净、晾干,然后粉碎成颗粒大小为200-400目的艾蒿叶粉。按一定比例小麦粉、小米粉、玉米粉和艾蒿叶粉混合后,加入适量的含碘盐和水分,上面条机加工成形,晾干,包装即为成品,供人们食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友恒,未经顾友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4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以及驱动该显示装置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升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