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视机的画外画/画中画双通道处理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4860.0 | 申请日: | 200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0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戴桦杨;钟洋;张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5 | 分类号: | H04N5/45;H04N5/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6***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视机 画外画 画中画 双通道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画外画/画中画电视接收机,具体地说是指电视机的画外画/画中画双通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画外画/画中画电视接收机是在电视机的屏幕上同时显示一个主画面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辅助画面,主画面以动态的方式播放当前主要观看的电视节目,即播放一个电视频道的内容,其它的画面则播放或静止地显示其它电视频道的内容,用于让用户概要浏览其它频道的节目内容,以便选择其中的一个频道,并将其切换为当前主要观看的电视节目主画面。当该电视接收机具有两个调谐器时,则其中一个辅助画面可动态地播放一个电视频道的节目内容,其它辅助画面只能静态地显示其它电视频道节目内容中的一帧。当电视接收机只有一个调谐器时,则辅助画面只能静态地显示其它频道节目内容中的一帧。
已有的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93100713.5号公开的“可编程画外画显示器”,该方案的主要特点是在对应于主画面的一个辅助画面上具有起识别作用的屏上显示,并具有一控制装置,用于响应所述屏上显示的重新定位以及从各辅助画面中择一作为主画面。
上述“可编程画外画显示器”具有如下不足之处:一,总共四个画面仅能显示三套频道。主画面总是和其中一个辅助画面的内容一致;二,各辅助画面仅具有监视的意义,不具备浏览的意义,如其所述,其显示内容具有一个主画面和三个辅助画面,和主画面内容一致的一个辅助画面以显著的标示标识出来,剩下两个小窗口通过降低帧率或者其他的方法更新内容,在用户未进行操作的情况下,该三个小窗口仅有三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内容,而不能自动轮换显示其他频道的电视节目内容;三,具备两组调谐器,却不具备完整的两路处理通道处理的能力,没有两路声音处理设备,不仅不能监听子通道的声音信号,而且不支持仅有声音没有图像的节目,例如符合美国ATSC信号标准的某些频道;四,主要应用于仅3个辅助画面,用户在使用辅助画面来选择主画面内容时,使用遥控器的上、下键来切换辅助画面,如果应用于辅助画面较多的情况(例如5个子画面),需要连续按多次遥控按键,操作比较复杂;五,内容更新方式为异步存储,同步显示。对于用户感受而言,子通道画面会有明显的停滞感。对系统实现而言,对各个部件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视机的画外画/画中画双通道处理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画外画/画中画电视机的辅助画面不具备自动浏览各频道节目内容、通过辅助画面内容来选定主画面内容的操作较为烦琐、不能监听子通道的音频等缺点。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视机的画外画/画中画双通道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支持双通道的电视机的显示屏分割为一个主显示区域和若干辅助显示区域,主通道的电视信号提供主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子通道的电视信号轮流为各辅助显示区域提供显示内容;2)在一个更新周期内,一个辅助显示区域动态连续地显示子通道的当前频道所提供的视频活动图像;自下一更新周期开始,该辅助显示区域静态地显示上一更新周期的最后一帧图像画面,子通道的当前频道调谐到下一频道,下一辅助显示区域动态连续地显示子通道的当前频道所提供的视频活动图像;3)接收到用户对辅助显示区域的控制输入时,停止辅助显示区域的更新,并在各辅助显示区域分别叠加显示一标识,当接收到用户与该标识对应的切换控制输入时,主通道的当前频道切换到该标识对应的辅助显示区域显示内容所对应的频道。
前述电视机的画外画/画中画双通道处理方法,通过一主音频播放设备播放主通道当前频道的音频,通过一辅助音频播放装置播放子通道当前频道的音频。
前述电视机的画外画/画中画双通道处理方法,其辅助显示区域的数量优选为五个,在主画面的上方或下方的水平方向上排列三个辅助显示区域,位于侧部的一个辅助显示区域的下方或上方的垂直方向上排列有两个辅助显示区域。
前述电视机的画外画/画中画双通道处理方法,其在各辅助显示区域叠加显示的标识为数字,用户与该标识对应的切换控制输入为遥控器上的数字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4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