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蠕墨铸铁件精炼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4919.6 | 申请日: | 2006-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成;文景宝;李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跃成;文景宝;李光庆 |
主分类号: | C22C33/08 | 分类号: | C22C33/08;C21C7/00;B22D11/16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6401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铁件 精炼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蠕墨铸铁件精炼制作工艺,属于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制备蠕墨铸铁原铁水的技术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用冲天炉将高炉生产的固态生铁块熔化,过热成蠕铁原铁水;
第二种:用中频感应电炉将高炉生产的固态生铁块熔化,过热成蠕铁原铁水;
第三种:用冲天炉将高炉生产的固态生铁块熔化以后,再进中频感应电炉过热精炼成蠕铁原铁水;
以上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能源消耗大
如图1-3所示:采用第一种冲天炉将高炉生产的固态生铁块熔化,过热成蠕铁原铁水;生产每吨原铁水多消耗能源1363263kcal/t,且污染严重;采用中频感应电炉将高炉生产的固态生铁块熔化,过热成蠕铁原铁水;或用冲天炉将高炉生产的固态生铁块熔化以后,再进中频感应电炉过热精炼成蠕铁原铁水;第一、三两种技术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氧化硫SO、二氧化硫SO2及粉尘等污染物,而且噪音大。
2、铁水质量差
采用第一、三种技术生产的原铁水,在熔炼过程中熔进了一定数量的S,大约占原铁水含S量的40%以上。因此,需多添加蠕化剂40%以上,使得蠕墨铸铁蠕化率的控制不稳定。
3、金属元素烧损消耗大
第一、 三种技术多烧损消耗金属元素20~25%。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熔炼生产成本、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减少二次污染、达到保护要求的蠕墨铸铁件精练制作工艺。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蠕墨铸铁件精炼制作工艺:包括高炉铁水--蠕化处理--浇注铸件,其特征在于:高炉铁水直接进入中频感应电炉精炼。省掉了先将高炉铁水生产成固态生铁的工艺步骤,而且经过中频感应电炉精炼后提高了铁水的质量。
中频感应电炉精炼温度1480℃~1500℃、保温10分钟。目的是消除遗传因素。
蠕化处理温度稳定在1420℃~1450℃范围内。
主要作用是消除铁水固有缺陷,保证铁水的质量,便于浇注铸件。
与原工艺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高炉铁水直接进入中频感应电炉精炼。省掉了先将高炉铁水生产成固态生铁的工艺步骤,而且经过中频感应电炉精炼后提高了铁水的质量。
1、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显著,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2、降低了生产成本,估算每吨铸件降低成本150元。
3、提高了铸件性能,稳定了蠕化率;
4、提高生产效益5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各种熔化炉在预热、熔化阶段图;
图2是现有技术各种熔化炉过热阶段的热效率图;
图3是铸铁在预热、熔化、过热阶段的所需热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铁水运输至中频感应电炉精炼。
2、采取了高炉炉前预脱硫技术,使进电炉的铁水的含硫量稳定在≤0.03%。
3、中频感应电炉精炼温度1480℃~1500℃,保温10分钟。同时加废钢、合金元素。生产中中频感应电炉精炼温度也可高于1500℃。主要是浪费能源。
4、蠕化处理温度稳定在1420℃~1450℃范围。
具体工艺流程:
高炉冶炼→铁水运输→光谱分析化学成分→电炉精炼→蠕化处理→炉前检验(蠕化率检测仪)→扒渣→孕育→浇铸。
用短流程生产蠕墨铸铁件,在与原铁水化学成分相同的情况下,可提高机械性能2%以上,蠕化率稳定在70%以上,节约能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与铁水化学成分相同情况下机械性能和金相对比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跃成;文景宝;李光庆,未经张跃成;文景宝;李光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4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燃料供给装置
- 下一篇:低成本含稀土的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