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灌育黑木耳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4956.7 | 申请日: | 2006-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1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万丽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灌育 黑木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灌育黑木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黑木耳是人们喜爱的食用菌之一,我国的黑木耳闻名世界,黑木耳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营养成份,以及多种的维生素和少量的铁、钙、磷等微量元素。黑木耳还有很好的药理作用,有益气、活血、润肠、清肺、通便的功效。对采矿、纺织等生产中有粉尘和纤维绒毛的行业,是良好的保健食品。据现代科学分析,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粗纤维7克,钙3 75毫克,磷201毫克,铁185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0.15毫克,维生素B20.55毫克,烟酸2.7毫克。其中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含量分别比白木耳高出一倍、两倍至五倍。在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尤以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为丰富。黑木耳属中温性菌类,多在春末夏初温度达20℃以上的条件下出耳,因此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相对湿度应维持85%-90%。如果湿度太低,就影响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但浇水过多,又容易导致流耳和病害发生。实践证明,采用雾灌育耳,可获得稳产高产。近年来采用的雾灌育耳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灌水技术。试验证明,雾灌育耳是获得高产、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一种雾灌育黑木耳的方法,实践证明,采用雾灌育耳,可获得稳产高产。其特征在于:(1)雾灌育耳增产的关键期。每年春季是培育黑木耳的黄金季节,此时雾灌能够多摘1-2茬春耳,占增产总数的80%以上。因此,5-6月份应视为雾灌增产的关键期。(2)每次雾灌时间应大于0.5小时,小于2小时。(3)雾灌育耳应以间歇供水方式为主。耳干前期吸水速度快,水的利用率高,雾灌时应以间歇供水方式为主。每次灌水0.5小时,两次灌水间隔0.5小时左右。(4)工厂化育耳在高温天气要注意雾灌降温、增湿。工厂化袋式培育黑木耳,在挂袋出耳期间,白天2-3小时雾灌一次,每次0.5小时;室温一般保持在20-25℃之间;空气湿度维持在80%-90%左右,当出现高温(超过28℃)天气时,中午增加一次雾灌。
具体实施方法
1、雾灌育耳增产的关键期。每年春季是培育黑木耳的黄金季节,此时雾灌能够多摘1-2茬春耳,占增产总数的80%以上。因此,5-6月份应视为雾灌增产的关键期。
2、每次雾灌时间应大于0.5小时,小于2小时木耳雾灌时间长短与耳干含水量、吸水速度、水的利用率关系密切。因这段时间耳干吸水速度较快,水的利用率较高,耳干含水量能接近适宜含水量下限,对菌丝体和木耳生长发育有利。
3、雾灌育耳应以间歇供水方式为主。耳干前期吸水速度快,水的利用率高,雾灌时应以间歇供水方式为主。每次灌水0.5小时,两次灌水间隔0.5小时左右,这样既能省水,又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使耳场内能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
4、工厂化育耳在高温天气要注意雾灌降温、增湿。工厂化袋式培育黑木耳,在挂袋出耳期间,白天2-3小时雾灌一次,每次0.5小时;室温(玻璃或塑料温室)一般保持在20-25℃之间;空气湿度维持在80%-90%左右,当出现高温(超过28℃)天气时,中午增加一次雾灌,有降温、增湿的效果,能防止杂菌孳生,利于木耳正常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万丽,未经王万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4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