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素再生治疗白癜风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5478.1 | 申请日: | 200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9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成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爱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治疗 白癜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白癜风又称白蚀症,是以皮肤出现局限性白色斑片,然后逐渐扩大蔓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白癜风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15%~2%,国外也有报道约为1~2%;本病可随地区、人种、肤色而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激增等多种因素,都促使白癜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一般肤色越深的人发病率越高。白癜风病虽不痛不痒,但侵蚀着患者健康的肌肤和心灵,严重损坏人的容貌,挫伤人的精神,影响其正常生活、婚姻、工作和社交,是世界性难治病之一。
国内虽然也有一些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但见效慢、疗程长、治愈率低,疗效不理想,生产成本高,患者经济负担重。从国内外临床治疗情况看,白癜风的治疗尚处于显效慢、疗程长、治愈率低的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宣肺行气、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调节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恢复黑素再生功能的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传统医学对白癜风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从肺及经络入手,对白癜风的病因病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黑白同病、黑白同治”全新理论,在此基础上,按照整体调理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案,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从祖国医学宝库中,筛选出宣肺气、通经络、活气血、扶正培本的天然食用植物药,按照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使其发挥改善微循环、调节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恢复黑素再生功能等作用,采用桔梗、浮萍、剌蒺藜、川芎、丹参、当归、补骨脂、黄芪等药物组成基本方剂,研制出了一种黑素再生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黑素再生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制成有效成分的药物原料组成为,
桔 梗 6~18重量份
浮 萍 5~15重量份
刺蒺藜 9~20重量份
丹 参 6~18重量份
当 归 6~15重量份
川 芎 6~15重量份
补骨脂 10~18重量份
黄 芪 6~15重量份。
本发明之药物的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下列优点:
1)见效快,1-4天见效;疗程短,一般1-2个疗程治愈;治愈率高,总治愈率84.2%;不易复发。
2)具有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微循环、提高铜蓝蛋白含量、降低体液免疫及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促进皮肤黑素再生。
3)未见有明显的毒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4)费用低。与同类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相比,具有成本低、易于制备等优点,可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制成有效成分的药物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桔 梗 9~15重量份
浮 萍 8~12重量份
刺蒺藜 10~15重量份
丹 参 9~16重量份
当 归 9~12重量份
川 芎 9~12重量份
补骨脂 12~16重量份
黄 芪 9~12重量份。
本发明之药物的一种制备方法是:
1)、将上述原料洗净、烘干并切或捣碎;
2)、将川芎、黄芪、当归、桔梗用冷水浸泡15~25分钟,煎煮提取30~40分钟,过滤,取出滤液,然后再加水,煎煮30~4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将合并后的滤液用低温真空方法进行浓缩,至稠膏状后烘干,粉碎成细粉,过80~100目筛,待用;
3)、将其它药物原料研成过50~150目筛的细粉,再与上述浸膏混合均匀,然后制粒、干燥,制成本发明之药物的颗粒剂。
当然,本发明之药物也可以制成适合口服的粉剂、胶囊剂等剂型。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白癜风的治疗效果,我们对413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研究。研究中,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制定的白瘢风的临床分型及诊断标准诊断治疗。
413例临床症状典型。排除某些皮疹消退后遗留的色素脱失、贫血痣、白化病、老年性白斑、日光浴性白斑、合并有血管、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未按规定用药、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者等病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爱华,未经成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54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铰链装置
- 下一篇:多路音视频信号输出切换器和音视频监控系统及切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