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湿、消肿、止痛外用药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6518.4 | 申请日: | 200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凡;刘宝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仁久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36/78;A61K9/16;A61P17/00;A61P29/00;A61P19/02;A61P19/08;A61K3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9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 消肿 止痛 外用药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消肿、止痛外用药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木酢帖成分为木醋液,虽然具备一定的除湿、消肿、止痛效果,但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炎、止痛效果显著的除湿、消肿、止痛外用药及其制备工艺。技术方案:一种除湿、消肿、止痛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所含成分及其所占的重量份数为,醋酸30-50、麦芽糊精75-98、锻芦甘石1-5、鱼腥草11-19。除湿、消肿、止痛外用药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用桔杆或稻壳经焦化制取醋酸;将麦芽糊精、锻芦甘石粉碎过筛成粉;再加醋酸、鱼腥草用喷雾制粒干燥机制成颗粒装袋。有益效果:用桔杆和稻壳等农业废弃物替代传统制醋酸的技术,既能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能促进农业资源的产业开发,同时使木酢贴中的原材料有了稳定的供货来源,解决了本项目的产品生物链和影响产品发展的瓶颈。成分配伍合理,配方独特。加入了矿物活性物质,疗效明确,具有的远红外辐射功能,其作用期限可长达8-12小时,对除湿、消肿、止痛具有较好的效果。对26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关节肿痛、下肢肿痛、风湿肿痛、肩周炎、颈椎病、神经性腰痛、痛经、疔痈肿痛等病症,总有效率为81.25%,其中,消除率为52.20%,显效率为25.77%,有效率为23.08%,试验期间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技术先进、产品质量稳定,且成本适合市场推广,填补了国内空白,患者用后反应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用桔杆或稻壳等农业废弃物经焦化获得醋酸(乙酸)。使用的原料及其所占的重量份数为,醋酸40、麦芽糊精88、锻芦甘石3、鱼腥草15、维生素C0.9、甲壳素1。将麦芽糊精、锻芦甘石粉碎过筛成粉;再加醋酸、鱼腥草、维生素C、甲壳素用喷雾制粒干燥机制成颗粒装袋,每袋装4-6克,每天敷于患处1到2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仁久,未经张仁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65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