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包铝芯电线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6869.5 | 申请日: | 2006-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6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丁俊阳;魏谡;葛连彬;葛连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极速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3/44;H01B3/28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志舰 |
地址: | 116023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包铝芯 电线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铜包铝导体为导电线芯,以聚氯乙烯、聚乙烯、交联聚乙烯或橡胶为绝缘材料的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是以铜作为导电线芯。我国是一个铜资源缺乏的国家,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铜。作为一种需求量巨大的有色金属,国际市场上的铜价在不断攀升,今年以来现货价格已经从年初的每吨4.7万元飙升到7.3万元。节约用铜不仅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需要,也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课题。
铝是一种导电性能仅次于铜的有色金属,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储量和雄厚的生产加工能力。在输电用的导线中,铝作为铜的替代品得到广泛应用。因为铝的价格远低于铜,而且铝的比重比铜小,铝制成的导电线芯长度是同等重量铜线的三倍多。但是,由于铝的表面十分容易氧化,氧化层比较坚韧、导致接触电阻大,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特别是强度都不如铜,应用范围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铜包铝导体为导电线芯的电线电缆,以替代以铜或铝为导电线芯的电线电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铜包铝芯电线电缆,其特征在于:导电线芯为内心为铝线外包有一层圆筒状铜皮,形成铜包铝导体的导电线芯,导电线芯外包有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或交联聚乙烯或橡胶的绝缘材料层。
本发明更好的的技术方案是:导电线芯为相互平行或相互缠绕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铜包铝导体的导电线芯,两根或两根以上的铜包铝导体的导电线芯外层有绝缘材料层。更进一步的措施是相互平行或相互缠绕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铜包铝导体之间有绝缘材料层。这样以铜包铝导体为导电线芯,通过传统的挤出工艺,将聚氯乙烯、聚乙烯、交联聚乙烯或橡胶等绝缘材料包覆在导电线芯周围,形成电线的绝缘。铜包铝导体是在铝杆上同心地包覆一层等厚铜皮的双金属复合导体,经包覆后通过拉压,可形成各种规格的铜包铝线。铜铝边界形成较强的金属结合(冶金结合),使导线成为一个整体。
本发明的铜包铝芯电线电缆,铜包铝线兼具铜的导电性好、强度高,铝的密度小、易加工诸多优点,自身又具有铜层密度均匀、高致密性、高伸展性等特点。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效果如下:其一,与同规格的铜芯电线电缆相比,铜包铝芯电线电缆的导电性相同,重量轻,易加工,使用方便,节约用铜80%以上,有效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其二,比铝芯电线电缆的导电性好、强度高,接触电阻小,耐腐蚀性好,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附图表示了本发明的铜包铝芯电线电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单芯铜包铝芯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单芯铜包铝芯电线电缆前端剥开绝缘材料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多芯铜包铝芯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多芯铜包铝芯电线电缆前端剥开绝缘材料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本发明的单芯铜包铝芯电线电缆(见图1、图2),导电线芯为内心为铝线外包有一层圆筒状铜皮导电线芯,形成了铜包铝导体的导线,单根导电线芯外包有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或交联聚乙烯或橡胶的绝缘材料层。实施方案与普通铜芯电线的生产工艺完全相同,即通过挤塑机将绝缘材料挤包在铜包铝导体周围,再经过冷却、复绕、印字和包装,成为铜包铝芯电线成品。
实施例二、一种发明的多芯铜包铝芯电线电缆(见图3、图4),导电线芯为内心为铝线外包有一层圆筒状铜皮导电线芯,形成了铜包铝导体的导线;而且导电线芯为相互平行或相互缠绕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铜包铝导体的导电线芯,两根或两根以上的铜包铝导体的导电线芯外层有绝缘材料层。相互平行或相互缠绕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铜包铝导体之间也有绝缘材料层。单根导电线芯外包有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或交联聚乙烯或橡胶的绝缘材料层。实施方案与普通铜芯电线的生产工艺完全相同,即通过挤塑机将绝缘材料挤包在铜包铝导体周围,再经过冷却、复绕、印字和包装,成为铜包铝芯电线成品。铜包铝芯电线电缆具有导电性与同规格的铜芯电线电缆相同,重量轻,易加工,使用方便,节约用铜8 0%以上,有效降低产品成本,又避免了铝芯电线电缆导体表面易氧化,接触电阻大,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差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极速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极速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68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庭网络中为智能信息家电子设备分配地址的方法
- 下一篇:多频率驱蚊功能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