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氢催化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46938.2 | 申请日: | 200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8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要求不公开所有发明人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7/20 | 分类号: | B01J37/20;B01J27/049;C10G45/38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微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氢 催化剂 组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加氢催化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取氧化态加氢催化剂;
(2)按照催化剂组合物的组成及含量,在氧化态加氢催化剂中引入有机氮化合物、有机溶剂和硫元素;其中有机氮化合物为含1~15个碳原子的有机氮化合物,占催化剂重量的0.5%~20%;硫元素占加氢催化剂理论需硫量的30%~150%;有机溶剂占催化剂重量的0.1%~50%;
(3)引入有机含氮化合物、硫元素和有机溶剂后,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处理条件为100~300℃下处理1~40小时;加热处理采用旋转式热处理设备,实现物料在动态下热处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氮化合物选自烃基胺类物质、醇胺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有机铵盐类物质、酰胺类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氮化合物占催化剂重量的2.0%~10%,硫元素占催化剂重量的55%~120%,有机溶剂占催化剂重量的2%~45%。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氮化合物是含有2~10个碳原子的有机氮化合物。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氮化合物为同时含有氮和氧的有机物。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烃油和有机羧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烃油来自石脑油、汽油、煤油、柴油、白油、润滑油基础油、直馏和减压的重质馏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羧酸酯是含有6~60个碳原子的有机羧酸酯。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是烃油和有机羧酸酯重量比为1∶10~10∶1的混合物。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催化剂载体为耐熔无机氧化物,活性金属组分为W、Mo、Ni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有机氮化合物、有机溶剂和硫元素引入加氢催化剂的方法按以下各种顺序之一,(1)先引入有机氮化合物、然后引入硫元素、最后引入有机溶剂,或(2)先引入有机氮化合物、然后引入有机溶剂、最后引入硫元素,或(3)先引入有机氮化合物、然后将硫元素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同时引入,或(4)先引入有机溶剂、然后引入硫元素、最后引入有机氮化合物,或(5)先引入硫元素、然后引入有机氮化合物、最后引入有机溶剂,或(6)先引入硫元素、然后引入有机溶剂、最后引入有机氮化合物,或(7)先引入硫元素、然后有机溶剂和有机氮化合物同时引入,或(8)先引入有机溶剂、然后硫元素和有机氮化合物同时引入,或(9)先引入有机溶剂、然后引入有机氮化合物、最后引入硫元素,或(10)三者混合同时引入。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各种物质引入加氢催化剂的方法为:有机溶剂直接通过浸渍方式引入,或将可溶于该溶剂的有机含氮化合物及其它添加剂添加到其中;对于通常条件下为固体的有机含氮化合物选择能溶解其的物质配制成溶液通过浸渍方式引入,或熔化浸渍引入,对于通常条件下为液体的有机含氮化合物直接通过浸渍方式引入,或配制成溶液引入;硫元素通过熔化或升华方式引入催化剂,或分散在有机溶剂和/或有机含氮化合物中引入.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过配制溶液方式引入有机含氮化合物的方式,在引入后需要一个干燥步骤,将水或氨水或低沸点溶剂蒸发掉。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的条件为在温度80℃~200℃烘干,干燥时间控制在1~20小时。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处理在惰性气体环境,或氧含量为0.1v%~30v%的有氧气氛下进行。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式热处理设备包括间歇式旋转热处理设备,或连续式旋转热处理设备。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式旋转热处理设备选自螺旋式回转热处理器;所述的间歇式旋转热处理设备选自旋转式热处理容器,旋转轴线为水平线或与水平线呈小于60°的角度,在旋转热处理容器上设1~5个带盖的开口,用于投入和排出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69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