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原油中聚合物及菌胶团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6988.0 | 申请日: | 200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郭书海;叶汉峰;李刚;李凤梅;钟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G33/04 | 分类号: | C10G3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原油 聚合物 菌胶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油的处理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去除原油中聚合物及菌胶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较少发现大型油田和新的储量,一次采油(依靠地层天然压力)和二次采油(注水补压)已不能提供充分的石油储备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原油资源消耗的需要,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产量的需求,努力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积极进行三次采油。三次采油技术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段就是聚合物驱油技术。聚合物驱油适用于温度适中、原油粘度中等(5-100mPa·s)、非均质比较严重的油藏。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美国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从70年代到1985年,美国共进行聚合物驱油矿场试验183次,采收率最高提高到8.6%。此外,在前苏联的奥尔良油田和阿尔兰油田、加拿大的Horsefly Lake油田和Courtenay试验区及德国、阿曼等,也都进行了聚合物驱油工业性试验,一般提高原油采收率6-17%。
国内的三次采油及聚合物驱油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很快。聚合物驱油技术首先在大庆油田取得了成功,从1987年开始聚合物驱的现场试验,到1997年聚合物增产原油产量占当年原油产量的1/10,成为稳产的重要技术手段。继这之后,胜利、大港、河南、辽河等油田也都进行了先导性试验,并取得了成功。
随着聚合物驱油技术的普遍应用,遇到的问题也逐渐增多。生产过程中投加的大量聚合物,与菌胶团、石油胶质、沥青质等胶合在一起,共同构成水/油型稳定胶体,导致脱水困难,引起电脱水系统的保护性断电,干扰了集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含有聚合物及菌胶团的原油不能进入脱水系统,无法外输而成为废弃物,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油田安全平稳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限制因子。
目前国内外对原油中聚合物及菌胶团的处理技术主要集中在:
1、采取措施减少聚合物使用量以减轻聚合物对原油性质的影响。但就目前采油现状来看,随着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聚合物使用量会越来越大,因此,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2、破乳脱水方法
(1)破乳-重力分离:向待处理原油中加入破乳剂进行处理,然后送入净化油沉降罐。脱水后,送入原油接收罐。该处理工艺主要优点是技术简单、能耗低;而缺点是这种方式不能去除聚合物、菌胶团及胶质、沥青质等物质,处理后的原油脱水依然困难,不能满足工艺要求。
(2)破乳-水洗-重力分离:该方法与上述方法相比,增加了水洗工艺,可提高水溶性化合物和离子的去除率,但不能去除原油中的聚合物和菌胶团。
(3)破乳-旋流分离:将待处理原油破乳后,利用旋流技术进行二相分离,可达到脱水目的,但也不能脱除原油中的聚合物和菌胶团。
以上方法都无法去除原油中的聚合物及菌胶团,以致不能顺利完成电脱水。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未见到能够去除原油中聚合物及菌胶团,从而顺利完成电脱水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原油中聚合物及菌胶团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以原油为原料,将其氧化破乳,然后进行三相分离去除原油中的聚合物及菌胶团,其中:所述的氧化破乳是将原料在低速搅拌、加热温度为45-60℃的条件下,加入氧化破乳药剂对原油进行氧化破乳。
所述三相分离是对氧化破乳后的原油进行油、水、固三相分离,其中:聚合物及菌胶团随固相与原油分离,大部分离子随水相与原油分离。
本发明的技术优点:
1.本发明方法在待处理原油中加入氧化破乳药剂,对原油进行充分氧化破乳,使聚合物及菌胶团与原油能够得到有效分离。
2.本发明去除原油中聚合物及菌胶团采用的分离技术为高因数三相分离,去除率高达85%以上,处理后的原油品质得到极大改善,可顺利进行电脱水,符合输出标准。
3.采用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处理后原油电脱水曲线图。
图2为实施例2处理后原油电脱水曲线图。
图3为三相分离器中分离出的聚合物及菌胶团固相物。
图4为三相分离器中分离出的聚合物及菌胶团固相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原料为大庆油田的原油,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参见表1):
(1)向反应槽中通入待处理原油,加热至50℃;同时低速搅混,搅拌速度为8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6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快速润滑效果的手拉启动式引擎
- 下一篇:矿用电缆橡皮绝缘料和橡皮护套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