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控透平同步排吸泵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7139.7 | 申请日: | 200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1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耐蚀合金泵厂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枢 |
地址: | 110022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控 透平 同步 排吸泵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特别是涉及一种输送泵与负压装置组合的泵。
(二)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液体介质的主要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城建、环保、污水处理、食品、制药、合成纤维、采矿、造纸、建筑、冶金、消防、自来水、船舶及槽罐车卸载等工业部门。目前泵在吸排低位介质的使用工况中广泛采用的工艺措施有:
1、普通离心泵配用水环或旋片真空泵:给泵系统制造真空条件,使介质在大气压力下进入泵系统后起动泵来排水,此种方法存在的弊病是真空泵排气时间长,设备使用寿命低,故障率高,不适应酸、碱、盐类化工产品的特殊工况等。
2、自吸泵:其工作原理为利用泵腔内预存的介质在泵的作用下,在内循环的过程中将吸入管道中的空气裹夹排出后,才能正常运行,其缺点为排气时间长,效率低。
3、建筑低位泵房或高位蓄液箱:给泵制造入口压头,其弊病是基建投资大,占地面积大,设备维护保养困难,以上几种工艺措施均存在着设备在冬季必须保温加热的问题。
4、泵吸入口端安装底阀:泵运转前灌注引水后,起动运行,其弊端是底阀易腐蚀泄漏,必须经常更换。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时间短、出水快,且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节省能源的自控透平同步排吸泵。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自控透平同步排吸泵,包括泵体、吸入接管,所述泵体的上部开设有与泵体内腔相联通的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上部的排气口由一负压装置予以排气,所述负压装置上设置有一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上至少装设有一个液位传感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开设有一吸气口。
上述的气液分离器的底部开设有一吸气口,该吸气口通过一吸气管与泵体上部的排气口相连接,且相联通,气液分离器底部的吸气口高于泵体上部的排气口。
上述的气液分离器底部的吸气口也可通过一连接管直接与所述吸入接管相连通;且泵体上部的排气口与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上部之间连接有一压力平衡管。
上述的压力平衡管上装设有一控制阀。
上述的负压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真空风机和电动机。
上述的负压装置为工业用或民用吸尘器。
上述的真空风机为单级或多级离心风机,单级或多级蜗轮风机。
上述的输送泵为叶片式容积式泵。
上述的负压装置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连接有一分支管,分支管上装设有一真空电磁阀。
其工作原理是:
启动前,通过自控透平排吸泵控制,先打开电磁阀,启动负压装置,将泵的吸入管和泵腔内瞬时抽至真空,当泵内真空度达到一定值时,介质在大气压力下进入泵内,当泵内充满了介质后,介质经吸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经气液分离后的介质液位上升至液位传感器予设位置,液位传感器发出指令信号,自动启动泵投入正常运行。此时电磁阀关闭,负压装置自动停止。当介质吸空时,泵自动停机,自控系统还能实现高液位自动开机,低液位自动停机。
我厂发明的排吸泵具有如下优点:
1、吸排低位介质时,不用自灌式安装,首次使用亦无需人工向泵内注水或引水,开机即可排出介质。适合远离水源或不易引流(与水混合有反应)的介质。
2、立式泵停机后,吸入管及泵腔内无残留介质,无需对泵及吸入管采取保温措施,完全适用于冬季,特别是高寒地区无保温工况下安装使用。
3、用于输送污水、泥浆水及料浆时,无需反冲洗。
4、可取消低位泵房或高位水池的基础建设,液面上方安装,体积小,节省投资及占地,且检修方便。
5、无浸蚀,除过流部件外,其余部分与介质不接触。整机运行寿命是液下泵、潜污泵的5-10倍。
6、无需底阀,吸入损失小,效率高。
7、本泵除具备高液位起动低液位停机功能外,而且还具有智能保护停机装置,在介质吸空后自动停机,可实现远程控制,节省电力、人力。
8、根据工况环境可选择立式、卧式、移动或固定式安装。
9、效率普遍提高3%-5%,比传统无密封自控自吸泵效率高10%-30%,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立式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耐蚀合金泵厂,未经沈阳市耐蚀合金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7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