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币灭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7303.4 | 申请日: | 200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4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顾栽延;赵睿;栾静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栽延 |
主分类号: | G07D13/00 | 分类号: | G07D13/00;A61L2/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179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币 灭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币灭菌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纸币灭菌装置。
技术背景
纸币作为一般商品的等价物——有价证卷,伴随商品交易、流通,而被广泛使用,频率日趋加快、数量不断增加。由于纸币的存放环境、使用人员、流通渠道等不同,可能沾染和携带各种病菌、病毒。纸币在流通过程中所沾上的各种细菌,据了解,一张钞票平均沾有460万个细菌。据卫生部门检测,常用纸币所携带的细菌一般在数百万个,且菌类繁多,可达数十种。纸币携带的大量病菌病毒,随流通而传播,极大地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本申请人于2003.07.22申请的中国专利(专利号为ZL03 2 14238.2,现已授权)公开一种紫外杀菌点钞机,其技术要点是在点钞机机体上盖、入钞口、出钞口上安装有紫外杀菌灯管。但是,在使用中存在两点不足,其一是紫外线灯安装在点钞机入钞口、出钞口或顶盖,紫外光仅能照射钞票的一面,而不能照射另一面,灭菌率较低;其二是安装在点钞机上的紫外灯,缺少防护罩,泻露的紫外光可能对人体构成侵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灭菌率较低、且可能构成对人体侵害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灭菌率高、使用安全的纸币灭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包括纸币清点机构、接钞部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紫外灭菌箱及带防护罩的壳体,其中:所述紫外灭菌箱安装在送钞部分与接钞部分之间,包括与电子起镇器电连接的灭菌灯,上下设置在箱体内,于钞票通过的路径上,设入钞口、出钞口于箱体前后方,入钞口对应于纸币清点机构的出钞组合件出口处,出钞口位于接钞部分上方;接钞部分包括接钞槽和排风机,接钞槽位于紫外灭菌箱出口处,排风机位于接钞槽上方;
所述灭菌灯为U型、紫外光幅照强度达30000uw/cm2的紫外灯,其上下位置距离纸币高度为0~20mm;加设灯罩于所述灭菌灯上;所述壳体采用防紫外线材料。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运用紫外灭菌原理,采用人工合成光源,可获得接近260纳米光波(本发明为253.7纳米光波),并运用电子起镇技术获得超强紫外灯的稳定工作状态,实现了瞬间灭菌的目的;另外,本发明灭菌灯采用超强U型紫外灯(紫外光幅照强度达30000uw/cm2),设置在箱体上、下方,于钞票通过的路径上,上下位置距离纸币高度为0~20mm,可以从上下两个方向夹持纸币、对纸币进行灭菌,灭菌效果好。
2.接钞槽与排风机合作,实现自动落钞结构简单。
3.壳体(防护罩)在设计上采取了防紫外线材料(可采用陶瓷、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等),可确保人体安全。
4.本发明的结构及原理可广泛地应用于点钞机、清分机、ATM机等金融机具设备和纸张灭菌装置。依据这一结构和原理所实现的灭菌方法均在保护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纸币清点机构、紫外灭菌箱9、接钞部分及带防护罩的壳体(1为后盖板;7为防护罩)组成,其中:所述纸币清点机构(为现有技术):包括入钞清点机构(2为喂钞台;3为入钞组合件;12为电机),即将清点后的纸币,逐一送入紫外灭菌箱9;
所述紫外灭菌9箱安装在送钞部分与接钞部分之间,包括与电子起镇器11电连接的灭菌灯,采用超强U型紫外灯(采用紫外光幅照强度达30000uw/cm2的紫外灯),设置在箱体上、下方,于钞票通过的路径上(5为上灭菌灯;6为下灭菌灯,上下位置距离纸币高度为0~20,本实施例可以为10mm),箱体设有入钞口、出钞口,分别于箱体的前后方,入钞口对应于纸币清点机构的出钞组合件4出口处,出钞口位于接钞部分上方;加设灯罩于U型紫外灯上。纸币从入钞口进入上下设置的U型灭菌灯之间,并穿过灭菌灯照射区,经超强紫外光辐照后,达到全面灭菌。采用电子起镇器11,能使灭菌灯瞬间启镇,且达到稳定的光谱输出。
接钞部分包括接钞槽10和排风机8,接钞槽10位于紫外灭菌箱9出口处,排风机8位于接钞槽10上方。纸币从灭菌灯之间穿过后,经出钞口后被排风机8吹下,落入接钞槽10里(亦可采用接钞轮接钞)。
所述壳体采用抗紫外线材料(本实施例采用聚四氟乙烯)。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栽延,未经顾栽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7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站仪自动精确照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胡萝卜去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