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偏晶合金壳型复合组织粉末的设备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7821.6 | 申请日: | 200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7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赵九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9/02 | 分类号: | B22F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合金 复合 组织 粉末 设备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用于制备偏晶合金壳型复合组织粉末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液滴产生装置(19)、液滴充电装置(16)、舱体(22),液滴产生装置(19)包括坩埚炉(1)、对自坩埚炉底部导流孔流出的熔体液流振荡的激振装置(3)、液滴充电装置(16),液滴充电装置(16)安装于坩埚炉底部熔体出口处,舱体(22)内设有测定液滴温度的红外测温仪(10)、形核触发装置及形核触发装置位置调整机构(13),形核触发装置及形核触发装置位置调整机构(13)包括可以产生电子束或离子束的触发器(15)、与触发器对应并产生液滴触发束的靶材(14)、调整触发器和靶材位置的滑块丝杠(12)、电机(1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偏晶合金壳型复合组织粉末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激振装置(3)上方设有水冷循环系统(6),坩埚炉上方通过管道连有对坩埚炉内熔体施加压力的充气系统(7)。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偏晶合金壳型复合组织粉末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激振装置(3)采用激振杆置于坩埚炉(1)内的熔体中。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偏晶合金壳型复合组织粉末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坩埚炉(1)底部开设有导流孔(17),坩埚炉(1)内设用于测量坩埚炉内熔体温度的热电偶(18)。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偏晶合金壳型复合组织粉末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舱体(22)内设用于测量液滴速度的摄像测速装置(8)和用于测量液滴温度的红外测温仪(1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偏晶合金壳型复合组织粉末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舱体连有真空泵和充气系统。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偏晶合金壳型复合组织粉末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坩埚炉(1)顶部设置观察窗(2)和观察用摄像头(4)。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偏晶合金壳型复合组织粉末的设备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用坩埚炉熔化偏晶合金,并使合金熔体温度升至组元互溶温度以上,保温形成均一熔体;
(2)向坩埚炉内充气,迫使液态金属自导流孔流出,通过使用激振装置使液流在激振波的作用下雾化成尺寸均一的液滴,采用液滴充电装置对液滴施加电场,形成的液滴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会发生液滴间碰撞合并现象;
(3)在液滴下落过程中,用红外测温仪测定液滴温度,根据所测得的温度,确定触发器和靶材的位置,要保证当液滴温度降至组元液态互溶温度线以下时即开始触发形核;
(4)在液-液相变过程中,通过触发器产生的电子束或离子束击打于靶材上,使靶材产生触发束,对液滴进行触发形核,触发形核的结果是弥散相在液滴表面形核,液滴内部的溶质向液滴表面扩散,导致弥散相富集层或壳型复合组织的形成。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偏晶合金壳型复合组织粉末的设备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靶材选用对应于弥散相的纯组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78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子超声清洗的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印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