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高强钢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8072.9 | 申请日: | 200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5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傅博;程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0 | 分类号: | C22C38/50;C22C38/58;C21D8/00;C21D1/26;C21D11/00;B21B37/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09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焊接 影响 韧性 高强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具有高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高强钢,其特征在于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0.04%、Si:0.05%~0.6%、Mn:1.5%~2.2%、Nb:0.015%~0.070%、Ti:0.005%~0.03%、B:0.0005%~0.005%、Al:0.015%~0.07%、Mo:0.2%~0.5%、Cu:0.5%~1.5%、Ni:0.1%~1.0%、Cr:0.3%~0.70%,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钢的显微结构为铁索体和贝氏体混合组织,并满足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Pcm=C+Si/30+Mn/20+Cu/20+Ni/60+Cr/20+Mo/15+V/10+5B≤0.25%。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钢的制造方法,包括冶炼和铸造,轧制过程采用控轧控冷技术,其特征在于轧前钢坯在加热炉内的加热温度为1100~1250℃;轧制时采用两阶段轧制工艺,按照再结晶和未再结晶两个阶段进行,再结晶阶段轧制温度≥1000℃,道次变形量控制在15%~30%;未再结晶阶段轧制温度为950~750℃,积累变形量大于50%;终轧后采用两阶段冷却方式,轧后进行30~100秒待温,温度降至700~750℃,再以20~40℃/s冷却速度快冷至终冷温度500~600℃,之后空冷至≤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空冷后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480~6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80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多媒体播放器
- 下一篇:车用轻油基醇醚混合清洁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