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转发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53207.0 | 申请日: | 200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6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戴黎锋;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02 | 分类号: | H04L12/02;H04L12/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转发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转发模块,尤其是一种将485网络上的数据与以太网上的数据相互转发的模块。
背景技术
工业现场具有大量的信号需要采集并传送给工厂的控制与管理系统,由于工业现场的数据采集装置大多数使用485通讯,将计算机直接挂接到485网络上并利用计算机采集底层的模块数据成本过高,如果有一种数据收发模块处于底层485网络与上层以太网中间,一方面通过485总线采集数据,同时与以太网进行交互,可以使整体网络结构变得清晰,便于管理,降低成本。本发明专利申请就是涉及这样一种数据转发模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转发模块,该模块采用单片机收发来自485网络的信息,并将之与来自以太网的信息相互转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485通讯电路、单片机及外围电路、以太网通讯电路。其中485通讯电路、以太网通讯电路分别与单片机及外围电路相连。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
它采用单片机收发来自485网络和以太网的数据并进行相互转发。采集到的数据暂时存放在SRAM中,防止以太网暂时损坏时带来数据通讯异常。每个数据转发模块可以管理至多256个数据采集模块。模块具有记忆功能,掉电后仍然能保持原有的设置以及记录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是485通讯电路原理图;
图3是单片机及外围电路原理图;
图4是以太网通讯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它包括485通讯电路1、单片机及外围电路2、以太网通讯电路3。其中485通讯电路1、以太网通讯电路3分别与单片机及外围电路2相连。
如图2所示,485通讯电路1:包括三个光耦芯片521X1、6N137U4、U5、485收发芯片3082EU3、九个电阻R6、R7、R8、R9、R13、R14、R16、R17、R18;端脚RXD、TXD、TXD_E分别与单片机及外围电路2中单片机U8的同名端脚相连。端子485BUS_A、485BUS_B用于将模块挂接到485总线上。
如图3所示,单片机及外围电路2:包括8032单片机U8、锁存器芯片74HC373 U7、存储器芯片6264 U6、EEPROM及复位芯片CSI1161 U10、晶振XT1、两个电容C11、C12、两个电阻R10、Rl1;单片机U8的10脚RXD、11脚TXD、8脚TXD E分别与485通讯电路1中的同名端脚相连,单片机U8的3脚100TI_TXD、4脚100TI_RXD、7脚nRST分别与以太网通讯电路3中的同名端脚相连。单片机及外围电路2是整个数据转发模块的核心,它接收来自485网络和以太网的数据并相互转发。
如图4所示,以太网通讯电路3:包括以太网通讯模块ZNE-100TIU9、接线端子J3、两个电阻R4、R5;以太网通讯模块ZNE-100TI U9的6脚100TI_TXD、7脚100TI_RXD、10脚nRST分别与单片机及外围电路2中单片机U8的同名端脚相连。接线端子J3用于连接以太网。
使用时,为数据转发模块提供直流5V电源并将模块接到485网络和以太网上,数据转发模块能不断地与485网络上的数据采集模块通讯并将信息转发到以太网上,同时将来自以太网的设置信息转发给485网络上的数据采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53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解手部疲劳的鼠标
- 下一篇:汽车座椅手动腰托调节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