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芦笋的栽培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53672.4 | 申请日: | 200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1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任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红星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A01G1/00;A01G7/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192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笋 栽培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栽培方法和相关装置,尤其是近海海域海芦笋的栽培方法和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耐盐海洋蔬菜是一种新型蔬菜,从国外消费市场看,抗盐耐海水蔬菜适应外国人的健康消费观念,可以逐步打开国际市场,从国内消费市场看,我国大中城市的人民消费观念正发生着变化,追求名特优新蔬菜消费正成为潮流可以降低胆固醇、血脂,对高血压、糖尿病也均有很好疗效。海水蔬菜在中国也逐渐走上百姓餐桌,在上海、北京、南京和杭州等大城市的超市里都有销售,销售价格25元/斤,比普通蔬菜高出很多但仍很受欢迎,而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还要高。经北京理化中心检测,海芦笋等海洋耐盐蔬菜除含有普通蔬菜所含的各类营养成分外,灰分、粗蛋白质、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含量比同种的普通蔬菜要高,其中胡萝卜素含量高出40倍,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高出2-6倍。
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但沿海、盐碱地区及海岛等淡水缺乏,耕地稀少,蔬菜供应严重不足,而滩涂资源十分丰富,沿海地区在对虾养殖和网箱养鱼方面发展迅速,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其他一些问题。由于高密度养殖经济价值高的对虾、青蟹、大黄鱼等而投喂饵料,残饵过多导致近海水域富营养化,影响了高价值养殖业的发展,目前没有经济有效的解决办法,海芦笋等海洋耐盐蔬菜本身的经济价值高,同时又需要养料来满足其生长,因此在近海富营养化的水域用全海水无土栽培既可以开发海水蔬菜,又可以减轻近海的富营养化程度。这将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发展海芦笋事业,对发展海水农业,促进滩涂资源的科学利用具有积极作用。
海芦笋目前国内有三项专利,都采用海滩种植,用海水灌溉,并需施加有机肥或化肥。长期的海水灌溉会导致海涂土壤盐分的增加,从而造成海芦笋体内含盐量提高,影响其质量,而施加肥料既增加成本又会因肥料的流失而造成近海海水的富营养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海芦笋的栽培方法,它利用近海富营养化的水域进行全海水无土栽培,可以解决近海海水富营养化,而且还能提供营养价值高的海洋蔬菜海芦笋,方法简单合理,实施容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上述栽培方法的、经济节约、适于大面积推广的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首要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芦笋的栽培方法,其特征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育苗步骤
50℃~70℃温水浸种8~20小时,催芽,待发芽后进行播种,将露白后的种子与细土混合后播种于秧田上,然后用碎土覆盖,选择良好的秧苗漂洗掉泥土移栽至种植管;在热带地区也可直接露天育苗,然后将长成的秧苗漂洗掉泥土移栽之种植管;或者是无土栽培法:将露白后的种子或者没有经过催芽的种子直接播种至种植管;
b、移栽培育步骤
在浅海水区将种植平台展开;催芽育苗或热带直接露天育苗或无土栽培法的将种植管插入平台的种植孔,再移到近海区域或海塘;大棚育苗法的移栽到种植管的要在浅海水区栽培7~10天,阳光强烈时可进行遮阴处理,然后再移栽到近海区或海塘;
c、平台固定步骤
下锚固定平台,或用桩固定,使平台展开贴近水面,确保种植管下端进入水面下;
d、采收步骤
当海芦笋嫩头可采收时,用剪刀剪取植株嫩枝头,并装入保鲜袋。
所述的育苗步骤中将露白后的种子与细土混合后播种于已平整的秧田上,然后用碎土覆盖,每亩用种量为3~5Kg,待出苗后并生长至8~10cm后,再选择生长良好的秧苗移栽至种植管。
所述的育苗步骤中当将秧苗直接播种到种植管中时,每根种植管播5~8颗种子,然后将种植管装入育苗架,育苗架在大棚内进行漂浮平板的无土栽培,密度控制在100~300管/m2,培育至8~10cm,再去除生长不好的幼苗,每管保留两三株生长优势苗。
所述移栽培育步骤,从大棚移出无土栽培育苗的种植管,插入平台的种植孔,密度需控制在20~60管/m2。
所述移栽培育步骤,气温较低时,如0℃以下,需要移入海水养殖的暖棚内种植,也可利用发电厂余水、地热进行海水加温。
所述移栽培育步骤,苗高12~17cm时,摘去主干头,促进秧苗分蘖。
所述平台固定步骤,其平面布置按照生产区的30%~50%比例布置,平台之间留1~1.5m的操作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红星,未经任红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53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