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60275.X | 申请日: | 200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傅健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通常包括两个玻璃基板、涂布在该两个玻璃基板间的框胶和灌注于该两个玻璃基板与该框胶所围成的收容空间内的液晶分子。该框胶的作用是使得该液晶面板的两个玻璃基板能够紧密结合,并围绕在面板四周将液晶分子框限在面板之内,使面板中的液晶分子与外界阻隔。为能增加液晶面板的结合强度,一般采用在框胶道上设置孔洞,以增加基板表面粗糙度,从而达到提升基板结合强度的目的。
请参照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面板示意图。该液晶面板1包括一第一基板11、相对该第一基板11设置的第二基板12、位于该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间的框胶13,当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和框胶13结合后,该框胶13与该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围成一收容空间,一液晶层14收容在该收容空间内。
请一并参照图2,是图1所示的液晶面板1组合后沿II-II方向的局部截面放大图,该第一基板11包括一第一基底111和设置在该第一基底111的透明电极114。该透明电极114的材质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该第二基板12包括一第二基底121、设置在该第二基底121的栅极绝缘层122和设置在该栅极绝缘层122的钝化层124,该栅极绝缘层122和钝化层124设置孔洞126,该框胶13的一部分收容在该孔洞126内。
由于该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通过该框胶13结合,该液晶面板1的结合能力主要靠框胶13与该透明电极114和钝化层124间的结合能力来决定,在该栅极绝缘层122和钝化层124设置孔洞126,虽可增加基板与框胶13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基板的结合强度,但其还是不能满足所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晶面板的结合强度不能满足所需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结合强度的液晶面板。
一种液晶面板,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与该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和夹置在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间的框胶,该框胶与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围成一收容空间,一液晶层收容在该收容空间。该第二基板包括一第二基底、设置在该第二基底和液晶层之间的第一物质层和第二物质层,该第一物质层邻近该第二基底设置,该第一和第二物质层设置有贯穿该第二物质层并延伸至该第一物质层的孔洞,在平行于该第二基板方向上,该孔洞在该第一物质层的截面积大于该孔洞在该第二物质层的截面积,部分框胶收容在该孔洞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该第一和第二物质层设置有贯穿该第二物质层并延伸至该第一物质层的孔洞,在平行于该第二基板方向上,该孔洞在该第一物质层的截面积大于该孔洞在该第二物质层的截面积,该孔洞不仅可增加第二基板与框胶的接触面积,且收容在该孔洞的部分框胶亦可阻碍框胶脱离该第二基板,该孔洞对该框胶所产生的物理力亦可增加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结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液晶面板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液晶面板组合后沿II-II方向的局部截面放大图。
圈3是本发明液晶面板第一实施方式截面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液晶面板组合后沿IV-IV方向的局部截面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液晶面板第二实施方式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3,是本发明液晶面板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该液晶面板2包括一第一基板21、相对该第一基板21设置的第二基板22、位于该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间的框胶23,该框胶23与该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围成一收容空间,一液晶层24收容在该收容空间内。
请一并参照图4,是图3所示的液晶面板2组合后沿IV-IV方向的局部截面放大图。该第一基板21是彩色滤光片基板,其包括一第一基底211和设置在该第一基底211的透明电极214。该透明电极214的材质是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02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陶瓷润滑油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添加玫瑰精油的玫瑰花纯露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