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1427.8 | 申请日: | 200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8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坚;黄清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12B15/06;H01L23/367;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中央处理器(CPU)等电子元件功率的不断提高,散热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电脑中更是如此。为了在有限的空间里高效地带走系统产生的热量,目前业界主要采用由散热鳍片、热管及散热风扇组合的方式进行散热。风扇主要是提供流动的空气,热管主要为了远距离的传递热量,散热鳍片的任务则是将热管带来的热量通过风扇驱动所产生的流动空气传递到外界环境中去。由此可见,在一定的体积空间内,能否及时疏导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将取决于是否有高效的散热鳍片。若采用平板结构的散热鳍片,当风扇气流流经散热鳍片时,由于粘性力的影响,散热鳍片表面与气流的接触部分形成层流底层,在该层流底层内气流的流速几乎为零,热交换效果大大降低。因此若能提升散热鳍片与风扇气流的换热效果,就可大大提升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高散热效率的散热器。
该散热器用于对发热电子元件散热,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鳍片,每一鳍片包括一本体,相邻的鳍片之间形成供气流通过的流道,该本体上设有至少一凸出于本体的凸出部,该凸出部的一侧设有开口,该开口与相应鳍片两侧的流道相连通,所述凸出部在气流行进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凸出部包括一第一凸出部、一第二凸出部及一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设置于气流的下游,所述第一、二凸出部设于气流的上游,所述第三凸出部的顶面的上连接侧壁于气流行进方向的垂直方向上高于第二凸出部的顶面的上连接侧壁位置,所述第一、二凸出部于气流行进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形成间距,以让部分气流由所述间距直接吹向第三凸出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散热器的鳍片上形成的凸出部,可增大鳍片散热面积,并可增加气流的扰流效果,同时在该凸出部的一侧设有开口,可供气流穿过到达相邻鳍片,加强鳍片间气流的对流效果,提升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散热器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散热鳍片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散热鳍片组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4为其中一鳍片的放大图。
图5为图4所示鳍片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6为图4所示鳍片背面的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散热器另一实施方式的一鳍片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鳍片的另一角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6为本发明散热器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附图。如图1所示,该散热器包括一散热鳍片组10,一吸热块100及连接该散热鳍片组10与吸热块100的一热管50,该热管50将吸热块100从发热电子元件(图未示)所吸收来的热量传递至鳍片组10,一散热风扇(图未示)置于散热鳍片组10的侧端用于提供强制气流。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可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流入散热鳍片组10内,从而与散热鳍片组10进行热交换带走热量。
请同时参考图2和图3,该散热鳍片组10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鳍片20。每一鳍片20包括一方形本体22及分别形成于本体22上下两端的一上折边24和一下折边25。各鳍片20的上、下折边24、25分别与相邻鳍片20的上、下折边24、25互相抵靠,从而两相邻鳍片20之间形成供气流通过的流道21。
每一鳍片20的本体22上形成三个凸出部,沿气流行进方向,分别为第一凸出部26、第二凸出部27及第三凸出部28。该第一、二、三凸出部26、27、28由本体22的正面222向相邻鳍片20凸伸而成,鳍片20的背面220对应每一凸出部26(27、28)的位置形成凹陷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14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避障与防掉落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单级平衡电压放大器